营养治疗的作用不仅仅是改善营养状况,治疗营养不良,而且直接或间接杀伤肿瘤,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地提供营养支持,对大部分营养不良肿瘤患者具有积极意义,这已成为肿瘤学界的共识。
为了更好地普及肿瘤防治知识,造福患者,复旦中山肿瘤化放疗与营养MDT团队,对肿瘤患者常见营养问题进行了集中解答,一起来了解一下!
徐蓓
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01
什么是营养不良?
通常情况下,很多人都认为只有瘦得“皮包骨头”才是营养不良。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我们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储存和利用都有一个自己的平衡状态存在。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营养不足,也就是营养缺乏的状态,我们称之为营养不良外,营养过剩,包括肥胖,也是我们营养不良的一种。所以,营养不良的定义是:因为能量、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素缺乏或过度,导致机体的功能和生命受到不良影响的现象,包括营养不足和过多两个部分。所以过瘦与过胖都是医学上定义的营养不良。
02
肿瘤患者有营养不良的多吗?
尽管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较以前有大幅的提升,但是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没有大家想象中提高得那么多。国内外的文献均有报道,在住院的肿瘤患者中,每十个人就有七个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而且大多数为中、重度的营养不良。部分经济状况不佳的地区,肿瘤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几率还会大大提高。
虽然在大家的普遍认知里,认为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营养不良的发生可能性应该是大大下降的,但是,实际情况下,由于广大的患者朋友及其家属对于我们营养学与肿瘤学的认知不够,同时合并患者心理上的焦虑,家属的过于担心等因素的影响,营养不良的情况在我们临床上遇到的患者中还是经常发生的。同时,营养不良状态会严重影响我们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很多研究认为,近两成恶性肿瘤患者的直接死因是严重的营养不良,所以我们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需要得到大家的重视。
纪春艳
营养科主管营养师
01
肿瘤患者营养评估结果
代表什么?
肿瘤患者入院后会常规进行营养评估,并结合临床综合测定的相关结果进行综合评定,以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通过营养评估发现有无营养不良并判断其严重程度,从而确立营养诊断。
根据常用的肿瘤患者营养评估工具PG-SGA评分:以PG-SGA≥4分作为诊断营养不良的切点值。营养良好者,无需营养支持,直接进行抗肿瘤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轻中度营养不良,在实施抗肿瘤治疗的同时,进行营养教育或营养治疗;重度营养不良者(≥9分),先进行营养治疗1~2周,然后进行抗肿瘤治疗,同时继续实施营养治疗,无论有无营养不良,所有患者在完成一个疗程的抗肿瘤治疗后,应该重新进行营养评估。
02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如何做到
合理营养?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化疗的目标是肿瘤细胞,但是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难免会伤害一些增殖快的正常细胞(例如骨髓细胞、毛囊细胞、胃肠道上皮细胞等),导致相应的副作用。除了对症处理相关症状,化疗期间的饮食调理应该注意:
①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少量多餐;
②在保证主食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高蛋白和抗氧化营养素丰富食物的摄入(蛋奶类、水产品、瘦肉、禽肉、豆制品及多种蔬菜、水果);
③对于化疗副反应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在经膳食指导仍不能满足目标需要量时,建议给与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④食物烹饪方法:以蒸、煮、炖、焖、熘、拌,急火快炒为主,清淡为宜;
⑥食物加工尽量细软易吞咽、易消化:可以将食物切丝、切丁、剁碎、煮烂、搅拌,以及勾芡、泥状或打成汁等方式富有变化,调整饮食;
⑦放化疗期间应注意食品和个人卫生
陈怡雯
肿瘤内科主管护师
01
简单的营养状态自测该如何做?
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患者特异性营养状况评估工具,因而得到美国营养师协会等单位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PG-SGA包括患者自测部分及医务人员评估两部分组成。但目前对于普通患者,由于医学知识的匮乏,居家自己使用PG-SGA的方法进行自测营养状况的评估,有一定的难度;患者及照顾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知识的缺乏,评估营养状况的方式单一,一般都只能通过胃口和体重减轻来判断,不能达到自我评估营养状况的目的。
02
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约有70%~80%的患者化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化疗主要通过脑部和胃肠道两条通路导致恶心呕吐,脑部的P物质和NK-1受体结合、胃肠道内5-羟色胺和5-羟色胺受体结合从而导致恶心呕吐。
目前最为有效控制恶心呕吐症状的方法是使用止吐药物,临床上医生会依据患者的高危因素和化疗药物的致吐风险来选择合适的止吐药物。除了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也可以对恶心呕吐症状有所改善。
杨平
放疗科主治医师
01
胃癌病人手术后什么时候能开始吃东西?吃点什么好?
这个问题其实更宽泛来说,是一个围手术期的营养问题。
什么叫围手术期?是指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
由于术前准备的需要或手术创伤的原因,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往往无法正常进食,外源性能量底物和必须营养物质缺乏,处于饥饿状态的机体会暂时改变自己的正常代谢途径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运行,但如果持续时间太长就会对机体造成损害。因此,临床上应尽可能避免患者长时间处于禁食状态,术后应早期恢复进食。
具体情况具体来说,胃癌切除术后通常应禁食禁饮,24小时~48小时后如一般情况良好,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才可给予少量的温开水或糖水。此后遵循从流质到半流质,从少到多的原则,循序渐进的恢复胃肠道功能。当然,在整个过程中,由于口服和肠内营养通常无法达到每日所需的量,肠外的营养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02
食道癌病人在放疗中出现吞咽疼痛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这通常是由于放射性食道炎导致。由于肿瘤长在食管上,放疗时射线除了杀伤肿瘤,不可避免会对部分正常的食道造成损伤,产生食道粘膜炎症。
吞咽疼痛可采用饭前口服利多卡因,饭后服用硫糖铝混悬液等对症处理,以减轻进食导致的不适,应当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果出现胸骨后烧灼样痛,进食后可直坐或站立一段时间,使食物容易进入胃肠道。
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