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前沿:何建行教授团队领衔多中心临床研究-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给新辅助治疗带来安全高效的新希望(NIC-ESCC)
背景:尽管采取了多学科的治疗方法,但可切除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新辅助PD-1+化疗可能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策略。Camrelizumab(PD-1单抗)在二线治疗中获批用于晚期或转移的ESCC。与化疗联合应用时,其抗肿瘤活性和患者的生存获益均得到显著改善。
方法:在此II期临床研究(NIC-ESCC)中,研究者纳入组织或细胞学确诊的ESCC(II-IVA期)患者,所有患者接受了两个周期的新辅助免疫加化疗。方案如下:卡瑞利珠单抗(第一天mg)+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总剂量mg/m2分第一天和第八天完成)+顺铂(总剂量75mg/m2分第一-第3天完成)21天为一个周期。治疗结束后行食管癌根治术。研究主要终点是原发肿瘤的完全病理缓解(CPR)率。此外,研究者还探讨了肿瘤基因组图谱或原发肿瘤灶微环境与病理反应之间的关系。
结果:年1月13日至年12月8日之间,试验共招募了56名患者,其中51例接受了手术切除,均完成了肿瘤完整性切除。18例(35.3%;95%CI,21.7%-48.9%)患者实现CPR;12例(23.5%)患者达到主要病理反应(MPR),21例(41.2%)患者为不完全病理反应(IPR)。值得注意的是,有16例(31.4%)患者实现了原发肿瘤灶和淋巴结的全部CPR。患者的总体客观反应率(ORR)为66.7%(95%CI,40.0-70.4)。
没有发生院内死亡。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是白细胞减少(36%),呕吐(34%)和脱发(32%)。3级TRAE仅发生11%,没有4级或5级TRAE。最常见的免疫相关AE包括1-2级皮疹*斑丘疹(13%)和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殖(9%)。治疗前外周血CREBBP和KMT2D突变的存在与无反应组(IPR和SD)相关(CREBBP,p=0.;KMT2D,p=0.)。CD8+,CD8+PD-1+和CD8+PD-L1+T细胞在两次新辅助治疗后显着增加,在CPR+MPR组中增加尤其明显(CD8+,p=0.;CD8+PD-1+,p0.;CD8+PD-L1+,p=0.)。
结论:在ESCC的新辅助化疗中加入卡瑞利珠单抗有不错的疗效和可接受的*性。值得进一步开展III期临床研究探索其与标准方案的比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