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大家越来越重视饮食的健康,但我国消化疾病肿瘤的患病率仍非常高,食管癌就是一个典型。
全球新发食管癌病例有一半在中国,这其中大多数病例集中在广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福建……
除了地域差别,研究发现,食管癌的发生和很多生活习惯有密切联系。
什么是食管癌?
食管癌,也叫食道癌,是发生于食管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死亡率仅次于胃癌。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但其治疗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不足10%,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这5个饮食习惯,要当心!
1.趁热吃、趁热喝食管黏膜正常耐受温度在40℃~50℃,WHO已经将超过65°的热饮明确列入了致癌物的行列,超过这一范围就容易发生损伤,造成破损、溃烂等机械损伤。虽然黏膜上皮有增生和修复功能,损伤后会自行恢复,但长期反复刺激会导致黏膜慢性损伤,可能诱发癌变。一个热乎乎的饺子的温度就可能超过65°C,更别提广东潮汕、福建等地居民爱喝的功夫茶、生滚粥啦。2.狼吞虎咽吃饭狼吞虎咽,食物不能进行充分咀嚼,不仅容易“烫”伤食管,颗粒粗糙的饭菜还容易“划”伤食管,引发急性炎症。久而久之,急性炎症很可能形成慢性炎症,增加食管癌风险。3.常吃腌制食物腌制、熏制、烧烤类食物,其中亚硝酸盐含量往往较高。有研究显示,长期吃高亚硝酸盐食物,会增加发生食管鳞状细胞癌风险近两倍。4.吃得太辣尽管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吃辣椒会诱发食管癌,但仍有研究表明,过量吃辣椒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印度研究发现,辣椒粉让食管癌患病风险增加1~2倍。过于辛辣的食物容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造成黏膜炎症,影响细胞核酸代谢,增加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可能促使食管发生癌变。爱吃辣椒的川北、广西、江西也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5.烟酒不离手研究显示,长期吸烟的人比正常人发生食管癌的几率高出5-6倍,而长期饮酒会刺激食管黏膜,使其产生损害,特别是60度以上的高浓度白酒,对食管黏膜的伤害更明显。更有研究表明烟和酒可以有相互协同效应,烟酒不离手患食管癌的几率显著增加。如何预防食管癌!
1.改变饮食习惯不要进食过快,不要“趁热吃”。禁食隔夜蔬菜、腐烂水果、发霉的粮食、市售的咸鱼咸肉和腌菜,以及煎、炸、烤的食品。饮水要注意水源,自来水也要防被污染,否则也会致癌。
2.少烟酒
吸烟的致癌面广,可引起消化、呼吸、泌尿系的癌症。
长期大量饮酒难免会食入致癌物。有的酒含亚硝胺、*曲霉素等致癌物,还有醛醇等间接致癌物。
3.补充微量元素
患食管癌的病人常缺乏铁、钼、锌、锰、硒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B2、C;阿司匹林能防此病,故高危人群可在医师的指导下,补充相关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药物来预防。
最后还有一点也非常的关键,那就是要。坐着吃,食物可以慢慢沿着消化道顺畅下滑;而蹲着吃,腹压剧增,食物在食管的停留时间加强,给食管增加了负担。所以,吃有吃相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