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在全球癌症致死榜上高踞第六,每年夺取了许多人的生命。而由于中国人喜欢吃高温饮食,容易对食道产生反复的刺激和损伤,据估计,全球每年因食管癌去世的患者中,有一半是中国人!因此,它也被称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癌症。
▲高温饮食可能是中国人食管癌高发的原因(图片来源:Pixabay)
食管癌之所以难治,原因在于其在发病早期往往缺乏症状。一旦患者感觉到不适,病情就早已积重难返,这也带来了极差的预后,5年生存率不足20%。
“食管癌很难诊断。常规的技术需要用到内窥镜,它们会在喉咙里发出白光(供医生观察),”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的ZuiPan教授说道:“但肿瘤往往深埋于正常组织中,很难被观察到。”针对这一现象,ZuiPan教授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MingjunZhang教授两位华人学者展开合作,想要找到早期诊断食管癌的技术。
▲本研究的通讯作者之一ZuiPan教授(中)(图片来源: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由多肽构成的纳米颗粒。按照设计,这些纳米颗粒能识别食管癌细胞表面的αvβ3整合素。因此在注入到体内后,它们能顺着血流游遍全身,并特异性地靶向食管癌细胞,在肿瘤区域积聚。
随后,研究人员们可以使用近红外的荧光,追踪这些纳米颗粒。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简便地找到肿瘤的蛛丝马迹。
(来源:学术经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