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和读者谈谈如何预防食管癌。
文
纪小龙
中国有块地方很奇特,就是河南的林州市(过去称林县),就是著名的红旗渠所在那个市,当地的男性只要到了四五十岁,不得食管癌的非常少。医院里门诊时经常会遇到,凡是从河南来看病的病人,绝大多数都是林县的。我开始也理解不了,这地方也没什么特殊的,为什么偏偏得食管癌就这么多,这些人究竟是怎么得的病?
为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还专门派人到河南林县做调查,研究当地人的食管癌究竟怎么得的。没多久,研究结果就出来了,说是当地人喜欢吃酸菜,而酸菜里都长霉了,才导致当地人食管癌高发。我看了,觉得很不好理解,食管又不像胃,要让食物在里面待上几小时,食管只是个通道,让食物从里面通过一下就行了,怎么就会长癌呢?按照道理不应该啊。
食管那个地方,食物过一下就去胃里了,它是不会停留的,难道走一下,就会留下长癌的因子吗?这也是不可能的,正常情况下,食管里面都是干干净净,什么东西也没有,你吃完饭了,只要不继续往食管里咽东西,食管里就是保持清洁的,没有致癌的机会。怎么能说酸菜里长的霉菌在食管里发霉呢?这完全不符合常理,所以我认为食管癌和酸菜里的霉菌关系不大。
结果身边另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前面我在开始时说过,我的中学同学也得食管癌了。我是句容县中66年初三(1)班的,是我们班的班长得食管癌了,他当时在学校里很优秀,各方面我都仰着头看他,是我的榜样,结果却查出了食管癌。而且等到发现食管癌的时候,癌细胞已经跑到食管外面了,再怎么治也没有办法了,最后坚持了两年还是离去了。
我们中学初中三年都是住校的,我很了解他的一些生活习惯。再分析这么多年我们村里的情况,以及后来河南林县调查的结果,我想到有一个因素很可能是跟食管癌有关的,那就是吃的食物太烫。人体的正常温度一般在36摄氏度到37摄氏度。平时我们到澡堂去洗澡,水温在三十八九度左右是最合适的,温度再往上就嫌烫了。而我们平时吃的食物,尤其是液体的,比如稀粥和汤,温度通常都很高,大约五六十度,高一点的要到七八十度。人的食管今天烫伤一下,明天烫伤一下,总是被反复烫伤。食管被烫伤的时候,食管壁上的细胞就会大批死亡,今天死,明天死,死了还要立即补充新细胞,就像打仗一样要补充新兵。但是假如新细胞来不及长好,滥竽充数的被推出去继续反复烫伤,就会形成食管癌。所以希望人们尽快改变进食太烫的习惯,饮食一定要温和一点的,不要引起食管的烫伤,这是我最想提醒大家的。
食管,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喝一口水,或者吃一口饭,食物和水从嘴巴往下走最后流到胃里,中间会有一条通道,这个通道就叫做食管。一般有40厘米长,大约是4个拳头连起来的长度。由于食管和胃是紧密连接在一起,所以在食管下端,靠近胃的地方,就是我们常说的贲门。
贲门长癌,有人叫它食管癌,食管下端的癌,也有人说这是胃癌,其实都没错。在贲门这个地方往上就到食管,往下就到胃,这是连在一起的,而贲门这个地方是癌最容易长的部位。
食管的管道可不是一样粗细的,在与贲门连的地方,要比其他部分细一些。每当我们咽下一口食物,快要进胃了,贲门就会打开,把食物放进去后再闭上。贲门是不能一直开着的,否则就会反酸。食管是中性的,而肠子里面是碱性的,只有胃里是酸性的,胃液的酸度比醋还要酸。
大家都有打嗝反酸的体会,胃里之所以酸是为了消化食物,如果贲门口一直不关上,胃里面的食物和胃液就会倒流。反流的胃液就像醋一样酸,在食管里像刷池子的清洁液在那儿涮,每天刺激食管。所以在贲门这个位置上,是容易出现癌的地方。
这里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个自测是否有食管癌的小经验:食管是一个管子,食物会从里面通过。如果是液体的,像喝水,很快就过去了;如果是干的食物,比如馒头,我们吃的时候不要使劲把它嚼烂。在馒头还剩一小块的时候,要整块一口咽下去。这样干馒头块通过食管时会很艰难,要一点一点的慢慢通过。一般情况下,健康的食管内壁都是光滑的。如果食管里面长癌了,就会变得粗糙,把馒头给卡住。这是一个很简单、可行的方法。如果觉得在某一个位置堵的时间超过一分钟、两分钟,然后再过去了,医院去看看了。
扫描
所以,想要预防食管癌,第一个,千万不要吃太烫的食物;第二个,每过一两个月,就要自己有意识地吃一块干馒头,测试干馒头通过食管的时候顺利不顺利,要不然就去做食管镜。当然也可以用干米饭代替干馒头。同样,吃的时候不要使劲嚼烂了,故意让它干的咽下去,如果米饭在的哪个地方停的时间长了,这时候我们就要想到里面是不是粗糙了,或者已经长出东西来了。
食管癌只要发现的早,都是可治好的,不用担心。但如果癌细胞长出太多,把食管穿破了,长到食管外面,这是时候再怎么治也没用了。我们要自己有意识地做干馒头实验,看它到底通过食管的时候通畅不通畅,尤其是贲门。贲门正常情况下是关着的,如果总是有反流现象,连续反酸好几年了,这个贲门就十分危险。几年都在酸的作用下,做胃镜的时候,就可以看到那个地方一片糜烂,烂糟糟的。这就是反流性食管病。
食管的检查与检查胃相比要简单一点。如果不喜欢做食管镜,还可以吞一个钡餐,学名叫硫酸钡,是一种对人体没有害的化学物质。它到胃里到肠子里不分解的,吃什么拉什么。它是白色的粉末,吃进去就能看到食管是顺畅还是不顺畅,在哪个地方不顺畅了。所以这个方法很简单。
希望食管癌发病率高的村子或者地区的居民,时不时地试验一下你的食管吞咽食物时,通过的顺畅不顺畅。医院吞一口硫酸钡检查一下。在X光机下,请医生了解你的食管,钡剂通过的好不好,通过的情况怎么样,这是很简单的。
再说一说食管镜的问题。食管镜和胃镜一样,都是从咽部插进去。食管镜一旦插进咽喉,伸到食管里,整个食管就能看的清清楚楚了。那里面光滑不光滑,粗糙到什么程度,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变化开始粗糙了?还是另外有东西长出来了?看的都很清楚。
这里为什么要特别提到年龄变化呢?医院里看到过很多人的食管。年轻人的食管就像苹果一样,又嫩又光。到了我这个年龄,食管就开始粗糙,不那么光溜了。打个比方,就像树一样,小树的树枝树皮都是光滑的,而老树的树皮又粗糙、又裂口。所以有经验的医生一看食道,就能判断出这是年龄变化造成的,而不是食管里长东西了。这是对食管的认识。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大家还有一个容易引起紧张的问题,就是打嗝,我们医学上称作为膈肌痉挛。如果只是打几下,好了就没有问题,但是也有人打嗝会打个不停。
打嗝首先影响的是什么?睡不好觉,晚上该睡觉的时候,病人一会儿打一下,一会儿又打一下,痛苦得很。这也是贲门长毛病的一个症状,因为它刺激了膈肌,肌肉一收缩,就会打个嗝,如此反复,就会不停地打嗝。如果是反复打嗝,今天打了,明天又来了,后天又来了,总是出现,这一定是贲门那个地方出问题了,在不停地刺激膈肌。所以在这里要提醒大伙,遇到这种情况是要做一个检查的,千万不要以为只是一个打嗝,没什么大不了,过几天就会好的。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贲门是消化道中食管与胃交界的地方,是容易出毛病的地方。同时这个地方出的毛病还经常被误认为癌。平时贲门的口是闭住的,胃里的酸上不去。但如果贲门口闭不住,胃酸总是往上反,反复灼烧食管的下端,今天烧一下,明天烧一下,时间久了就会被烧得烂糟糟的。做胃镜检查的时候,医生一看那烂糟糟的样子,像癌一样,就说这个病人长癌了。然后再拽一块下来,做病理检查,检查完了还认为是癌。我再拿过来看过那个细胞,一个一个长得形状松松的。实际上是胃酸长期刺激,把细胞刺激得长大了,所以看起来像癌,但实际上并不是。
我在工作中发现这样的现象还不少见。原本不是癌,就是被胃酸烧的,把细胞烧大了,就容易当成癌的。所以我想,医院说你的贲门长癌了,你一定要小心,这里有误诊的可能,医院去证实一下。
作者简介
纪小龙
国家、*队、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分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分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消化病理专业组组长
中央*委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
卫生部健康教育专家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教授,医院纳米医学研究所所长。
年始享受*府特殊津贴。
SCIENCEOWLS公益科普,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