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8日,“国家癌症中心肿瘤精准医疗论坛暨深圳市肿瘤内科治疗质控年会”在初冬的深圳隆重召开。21世纪肿瘤治疗进展日新月异、精彩纷呈,尤其是免疫治疗,在晚期肿瘤中已显示令人鼓舞的疗效。本次肿瘤精准医疗论坛以“聚焦精准,改善生存”为主题,旨在探讨肿瘤精准医疗的最新进展、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为深入解析食管癌免疫治疗的前沿进展与精准诊疗,会后特别邀请本次大会主席、中医院的*镜教授,就免疫治疗为食管癌临床实践带来的改变、晚期食管癌治疗的排兵布阵等热点问题进行专访。
*镜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医院内科副主任
中医院医院内科主任
中医院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
北京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协会(CSCO)理事CSCO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内科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胃癌学组副组长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理事北京市朝阳区青联委员《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编委《癌症进展杂志》编委《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副主编
作为中医院派至医院的肿瘤内科主任,能否请您谈谈您对未来工作的规划?
*镜教授:中医院实施一院两区,一是北京院区,二是深圳院区,即中医院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医院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目前肿瘤内科已得到非常快速的发展。在短短不到4年的时间内,从最初建立时没有患者,如今已发展至近千张床位,共计开放床位多张,床位使用率为9成以上,这是非常令人骄傲的成绩。医院中,中医院医院是与深圳市建立合作医院之一。
作为中医院派至医院的肿瘤内科主任,我已第二次到医院工作。第一次是2年前,工作历时3月有余,见证了本院肿瘤内科的发展,本次将在医院长期工作。目前,我们肿瘤内科已拥有4个病区,每个病区床位40-50张,内科日间化疗病房已经开始收治患者。此外,药物试验临床管理规范(GCP)病房也开始启用。我院GCP中心已于年底获得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可承接Ⅰ期~Ⅳ期的临床研究,目前已有新药注册临床试验在我院临床研究中心进行相关项目的临床研究。
本次来到这里工作,希望我们肿瘤内科在医院得到同步发展,为我们医院做出更多贡献,造福于深圳本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患者。相信秉承着我院领导“一院两区”的实施策略与目标,我们定会以同样的医疗品质去帮助和造福深圳市及周边地区、甚至来自全国的肿瘤患者。
近期,食管癌免疫治疗主要取得了哪些进展?免疫治疗为食管癌治疗带来了哪些改变?
近两年来,食管癌的药物治疗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特别是在免疫治疗方面,食管癌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年,3个大型随机对照Ⅲ期研究在食管癌二线治疗获得了成功,今年2项研究又取得了新的突破,一是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化疗方案,取得了食管癌一线治疗优效性的治疗结果。其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双终点均大获全胜,这项研究引领了食管癌一线治疗新征程,是一个重要的、重磅的、突破性的结果;另一研究是针对食管癌,包括食管鳞癌、食管腺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局部晚期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后进行手术,术后有残存病灶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纳武利尤单抗组,另外一组为安慰剂对照组,该项随机、双盲Ⅲ期临床研究也取得了纳武利尤单抗优于安慰剂的PFS优效性的研究结果。所以对于食管癌晚期患者,免疫治疗的应用已从后线治疗前移至二线治疗,又迈进一线治疗。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在治疗模式上可见,同步放化疗后手术有残存的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对比安慰剂取得了显著的生存获益,这极大地肯定了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将对后续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新辅助治疗以及术后治疗等方面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对于其他瘤种如肺癌、黑色素瘤,免疫治疗对消化道肿瘤相对不敏感,但在消化道肿瘤中,食管癌是对免疫治疗最敏感的瘤种,您认为食管癌对免疫治疗敏感的原因有哪些?
*镜教授:在消化道肿瘤中,食管癌是对免疫治疗相对更敏感的肿瘤。相关基础研究证据可见于早期发表于Nature杂志上的文章,这些研究将各瘤种的突变频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食管癌是突变频率较高的瘤肿,这可能是食管癌相对其他肿瘤而言,对于免疫治疗的有效受众人群更多的原因之一。诚然,在不同肿瘤的不同期别上,免疫治疗有效性的比例可能也有所不同。
基于KEYNOTE-研究,帕博利珠单抗已在美国和中国获批二线治疗(CPS≥10)PD-L1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KEYNOTE-的成功也将使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进入食管癌一线治疗。那么在临床实践中,您将会如何布局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您又更倾向于选择哪种化疗方案与免疫治疗联合?
*镜教授:当今是证据医学时代,对于食管癌的常规治疗首先应遵从循证医学的证据。目前,食管癌的二线治疗证据显示,PD-1抑制剂对比化疗具有优效性结果,如ESCORT研究证实国产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对比化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Keynote-研究表明,帕博利珠单抗对于PD-L1CPS≥10的食管鳞癌人群具有优效性结果。以上食管癌二线治疗的临床证据显示了免疫单药治疗的有效性,但临床实践或可选择免疫联合治疗,如与化疗联合应用。而今,KEYNOTE-研究的成功也将使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进入晚期食管癌一线治疗,未来食管癌患者一线治疗或可选择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但鉴于该项研究并未正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中国药品审评中心(CDE)的上市批准,目前对于局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仍需按常规治疗进行。现在进行着多项不同的PD-1抗体分别与不同化疗方案联合用于治疗食管癌的研究,不久的未来公布这些研究的结果将会有助于优化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晚期食管癌一线治疗的格局改变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Linda排版编辑:肿瘤资讯-晓栋版权声明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