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每一份病例我是一个胸外科医生。今天我正在办公室看书,规培生小A风风火火闯了进来,道,“郑老师,今天查房廖主任好像很开心哦!”郑医生很困惑,“你怎么知道的?”“我在群里看到这张照片了,你看廖主任还有病人笑得多开心呀?”“哈哈哈哈,作为一个外科医生,还有什么比比完成一台高难度手术,获得很好疗效,而且病人还顺利恢复出院来的更开心的呢?”小A道,“郑老师,有故事!我想听!”郑医生道,好,也很久没跟你讲故事了。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病例。一个巨大食管癌患者,历经坎坷,最终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故事。
1
基本情况这是一个河南籍的病友。.1因为吞咽困难来医院求诊。住院检查胃镜发现距门齿25-31cm食管肿物,病理为鳞癌。医院后,针对她的病情,团队开展了多学科讨论,基于讨论意见,考虑食管外侵明显,气管受压,直接手术难以确保根治性,而且时值疫情汹汹开展手术也有风险,因此建议尝试新辅助放化疗,待疫情过去后再行手术治疗。然后给了同期胸部放疗并配合口服替吉奥单药化疗。小A很困惑,“放疗?口服替吉奥?为什么这么做?”到目前为止,针对进展期食管鳞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就是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
所谓新辅助,指的就是在手术前进行的联合治疗。
比如新辅助放化疗,指的就是在手术前进行的,为了提高手术疗效而进行的放化疗。
据悉,在手术前加上放化疗可以充分发挥多种治疗方式的优点,实现1+12的目的
采用这种治疗手段,可以将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约50%!(传统手术,66.5月;放化疗联合手术,.1月)
详参《“术前新辅助”加“手术”:食管癌治疗的“大小王”》
小A继续问道,“郑老师,为什么这个病人是口服替吉奥,而不是采取传统的静脉化疗?”
郑医生扶了一下眼镜,“因为这个病人经济条件不好”确实,传统静脉化疗数据更多,疗效更好。但是真实世界并不等同于临床研究。在临床研究中,医生面对的是标准化的病人,可以不用去考虑身体能不能耐受、钱包能不能负担等实际问题。但是,在真实世界行医过程中,我们却不能回避这些问题。这个病人没有钱,那怎么办?直接手术又考虑效果不佳。做还是不做?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最终,在讨论后,在和病友反复沟通基础上,治疗团队将传统静脉化疗改为口服替吉奥化疗。还是选择相信术前放化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2
手术情况新辅助放化疗在.2开始。我们在治疗后对病灶进行了评估。发现病灶在放化疗作用下已较前有所缩小,但患者吞咽梗阻依然明显。廖洪映主任治疗团队依然在.5.25给她进行了胸腹腔镜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手术在完整切除原发食管癌的基础上,对胸部及腹部的局部引流淋巴结开展了彻底的清扫。手术当中发现,病灶巨大,并因放化疗后呈现一种炎症水肿化的改变,因此其与正常组织之间的间隙并不清楚。此外,病灶外侵依然明显,与气管、心包之间关系密切。手术难度较大。但即便如此,廖洪映主任治疗团队依然凭借着高超的手术技巧在4个半小时内高效地完成了手术操作。术中淋巴结清扫很干净
3
术后情况“对了,郑老师,那这个病人后来怎么样了?”
郑医生笑了笑,“恢复很顺利,术后一周复查无异常后恢复流质饮食,现在已经出院了”
小A继续追问道,“郑老师,那你刚刚跟我说她效果很好又是怎么回事?”
郑医生接着说道,“好问题!因为这是一个通过新辅助放化疗实现病理大部缓解的患者!”
目前关于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发现,这部分人群中,真正获益的是那些通过新辅助放化疗实现病理大部缓解的人群。
病理大部缓解,指的就是,做了放化疗后,患者大部分肿瘤细胞被完全杀灭的那类人群。
所以,这个病人虽然手术才刚做,但是她的远期生存却是可期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临床中往往能给医生最大满足感的,就是这种病例,初见棘手,但经过自己及团队的努力,却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专家介绍:廖洪映
医院心胸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介绍: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岭南名医。公派美国留学一年余,先后在美国梅奥诊所,安德森癌症中心,医院和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研修,学习胸外科微创技术及肿瘤的综合治疗。多年潜心研究胸部肿瘤的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擅长肺癌、食管癌、乳腺癌和纵膈肿瘤的胸腔镜微创手术及肺结节的早期筛查与处理。对老年及低心肺功能患者的手术及围手术期管理有丰富经验。擅长应用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免疫、热灌注和射频治疗等各种抗肿瘤技术进行综合治疗。
兼任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肿瘤协作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肺部肿瘤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肺结节与胸部肿瘤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微创外科学会胸外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食管癌专业组委员,广东省胸部肿瘤研究会机器人与微创外科专委会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加速康复专委会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免疫治疗专委会委员。JTD杂志,EJSO杂志,PNT杂志审稿人。在SCI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以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专著2部。
郑于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