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患者通过早期诊断并得到合适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一).食管癌高危人群
1.高危年龄组45~65岁的中老年人发病机会最大,占67.3%,是食管癌的高发年龄。
2.有遗传家族史的易感人群,其血缘关系越近,患食管癌的相对风险越高。
3.长期接触致癌物的人群长期居住在高发区,暴露于致癌物的人群,以及非高发区长期接触致癌物的人群具有较高的患癌风险性,属于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4.患有食管癌前期病变和癌前疾患的人群食管上皮增生是食管癌前病变。其中,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癌变率比食管上皮正常者的发生率高多倍,是食管癌的高危因素。还有一些食管的良性慢性疾患,经久不愈亦可发生癌变,如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食管化学烧伤等。
5.食管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
??
(二).食管癌的一级预防
1.绝大多数恶性肿瘤是宿主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设法消除已知的致癌物质或阻断这些因素与人体接触,将会减少和防止食管癌的发生。
2.加强饮用水的卫生管理。现已发现食管癌高发区水中的亚硝胺含量明显高于低发区。因此搞好环境卫生,防止水源污染十分重要,逐渐减少饮用沟塘水的地区,推广饮用自来水。
3.粮食的防霉祛*。霉变的粮食含有多种致癌的*素,积极开展粮食的防霉祛*工作非常重要,特别是应宣传家庭储粮的防霉的重要性。
4.不吃霉变食物。食用霉变食物特别是酸菜、霉窝窝头是食管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霉变的食物,一方面产生霉菌*素或代谢产物,一方面促进亚硝胺的内合成,是导致食管癌的主要病因,多吃新鲜蔬菜或补充维生素C可阻断体内亚硝胺的合成,可使胃内亚硝胺含量降低,从而降低了胃内亚硝胺的暴露水平。另外,补充核*素和烟酸能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15%。
5.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调整饮食习惯,不吃过热食物,不食粗糙过硬食物,不偏食,饮食品种要多样化,各种营养物质需得到平衡,多吃新鲜粮食、蔬菜和水果。不吸烟,饮酒要适量。
6.遗传致病因素的预防。食管癌具有较普遍的家族聚集现象,表明有食管癌家族史的患癌易感性确实存在,应加强同代人群的监测工作。
7.发病学预防。应用中西药物和维生素B2治疗食管上皮增生,以阻断癌变过程。
??(三).食管癌的二级预防
由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时间较长,如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予以及时治疗,特别是阻断癌前病变的继续发展,是当前现实可行的肿瘤预防方法。
绝大多数早期食管癌患者都经历过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①咽食物时有哽噎感;②胸骨后疼痛和下咽时食管有疼痛感;③食管内异物感;④食物下行缓慢并有滞留感;⑤咽喉部有干燥和紧缩感;⑥胸骨后有闷胀感。
食管癌的普查:将高发区年龄在>35岁,有食管癌家族史,或存在食管上皮增生的患者定为高危人群,并且对食管癌高发区>35岁居民尽量予以普查。普查以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为主,发现可疑患者,应尽快进行内镜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食管癌的筛查:①最佳方案:直接开展内镜筛查,应用内镜检查及碘染色,并进行指示性活检,这种方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可以查出不同程度的癌前病变和很早期的食管黏膜内癌。这是一次性完成筛查和诊断的两步工作。②初级方案:采用细胞学初筛与内镜检查确诊相结合的方案。首先开展细胞学拉网初筛,对细胞学可疑者,再进行内镜检查做出组织学诊断。
??(三).食管癌的三级预防
?所谓三级预防,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为目标,注重康复、姑息和止痛治疗。
kee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