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吉非替尼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已被获准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六大恶性肿瘤病之一,其因早期无明显特异的临床症状往往使得大多数患者发现确诊已到中晚期,5年生存率仅有10%左右。
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是否可使晚期食道癌患者生存获益目前并不明确,鉴于此来自SusanDutton及同事开展了一项食管癌二线治疗试验——COG试验,该研究纳入位腺癌患者(包括97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和位鳞癌患者。患者随机分配为接受安慰剂或吉非替尼——一种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结果发表在TheLancetOncology杂志上。
该研究发现,相比于安慰剂组,吉非替尼组总体生存期没有改善(吉非替尼组:3.73个月vs安慰剂组:3.67个月),但是吉非替尼组无进展生存期略有改善(非替尼组:1.57各月vs安慰剂组:1.17个月),并且患者的吞咽痛症状在吉非替尼组中有所改善。尽管客观反应较少,但少部分患者在治疗中持续获益:8位患者(4%)在使用吉非替尼12个月后疾病仍无进展。
虽然该研究结果显示部分患者可从吉非替尼治疗中获益,但这一研究似乎并没有引导对吉非替尼在这一方面应用的进一步研究,因为所得阳性结果并没有达到注册的常规标准。然而,这些结果提示,可能会有某一亚群患者在应用吉非替尼时获益,如果能确认出这一部分患者,如果COG研究收集样本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能够确认出敏感性患者亚群,吉非替尼可能会成为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能更应该根据患者特定的分子特征来选择靶向治疗。对于总体预后较差的患者,生活质量是最重要的。COG试验结果并没有为吉非替尼的应用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除非该研究结果能够发现一种潜在的生物学标志。对于一线治疗后疾病出现进展的鳞癌患者,支持性治疗仍是较为现实的选择,尤其是那些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并且,在未来的临床研究中,安慰剂或支持性治疗都是比较合适的对照组处理方式。
评述:
利用吉非替尼治疗未携带额外EGFR的病人对其生存期并无明显改善,这就表明,EGFR的检测可以鉴别出接受吉非替尼治疗获益的食管癌患者;RussellPetty博士表示,这项研究中我们首次发现吉非替尼可以有效延长对化疗无响应的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
研究者认为有16%的食管癌患者会因吉非替尼获益,最后MattSeymour教授表示,尽管吉非替尼对患者生存期的改善相对适度,但本文研究为开发治疗特殊类型癌症的新型疗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目前科学家在开发治疗消化系统特定癌症的疗法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食管癌依然很难对付,仅有13%的患者生存期大于等于5年,如果药物吉非替尼可以准确靶向作用于食管癌患者,那么其将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药物。
原文题目:Gefitinibforoesophagealcancerprogressingafterchemotherapy(COG):aphase3,multicentre,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randomisedtrial
Weimi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