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致癌习惯你有吗?
搜狐健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在赋予鲜明性格特征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方人的健康。为什么说食管癌是中国特色的疾病呢?
于振涛: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更高,每年新发和死亡的食管癌病例占世界50%以上。另外一组数据同样触目惊心:年,中国大陆食管癌新发25.9万例,发病率为16.7/10万,居全国各类癌症第5位。而且东、西方国家食管癌的类型不同:西方国家食管癌主要以食管下段为主,病理类型主要为腺癌,引起该疾病的原因主要与欧美人体型大、胃食管返流发病率高有关。东方国家食管癌位置主要在胸中段,病理类型主要为鳞状细胞癌,主要与患者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搜狐健康:是不是可以说,我国的食管癌是吃出来的?
于振涛: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危险因素:
趁热吃喝。中国人讲究食物要趁热吃,尤其福建和广东潮汕等地居民爱喝功夫茶、吃生滚粥。食道黏膜正常耐受温度在40℃~50℃,超过这一范围就容易发生损伤,造成破损、溃烂等机械损伤。虽然黏膜上皮有增生和修复功能,损伤后会自行恢复,但长期反复刺激会导致黏膜慢性损伤,可能诱发癌变。
喜食腌制、熏制、烧烤食品。腌制会使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明显增高,尤其是加盐量少或气温高于20℃时,会使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亚硝酸盐含量越高,致癌性越大。食道癌的高发地区如粤东、闽南居民就很爱吃酱菜、鱼虾酱等腌制食物。此外,烧烤、熏制食品、油炸食品等也含有很多亚硝酸盐。
无辣不欢。尽管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吃辣椒会诱发食道癌,但仍有研究表明,过量吃辣椒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印度研究发现,辣椒粉让食道癌患病风险增加1~2倍。过于辛辣的食物容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造成黏膜炎症,影响细胞核酸代谢,增加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可能促使食管发生癌变。爱吃辣椒的川北也是我国食道癌高发地区之一。
吃饭太快。吃太快会使食物不能进行充分咀嚼,颗粒粗糙的饭菜容易损伤食管黏膜上皮,引发急性炎症。久而久之,急性炎症很可能形成慢性炎症,增加食道癌风险。
饮酒和肥胖。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的一项研究指出,体重指数(BMI)每增加5分,患食道腺癌的风险就增加48%,一天内每饮用10克酒精(大概相当于一杯啤酒或葡萄酒)将使食道鳞状细胞癌的风险增加25%。
搜狐健康:除了饮食习惯,食管癌还有其他致病原因吗?
于振涛:国人高发的鳞状细胞癌,还有一些环境和遗传的致病因素。
地理文化因素,我国某些地方的饮食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核*素及蛋白质,而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较高。
食品原料的真菌污染以及与之相关的*曲霉*素产物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吸烟、饮酒,两者对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其危险性可增加44倍。
其它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头颈部的鳞状细胞癌,他们可能有共同的致病因素。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危险性可增加高达30倍。摄入腐蚀剂(比如碱性液体)引起的狭窄。家族性结缔组织病,如胼胝形成,50%的病人到45岁时都会发生癌症。此外还包括憩室瘤、普卢默-文森综合征、辐射等。
搜狐健康:遗传因素在食管癌中所占比例大吗?
于振涛: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但在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的大小仍有争议。在食管癌的高发区,发现有家族聚集现象,且多集中在血统家属间,这提示遗传因素在食管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你在食管癌好发地区吗
搜狐健康:食管癌的好发区域有哪些?哪些人得食管癌的风险高?
于振涛:食管癌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的食管癌主要高发于河南、河北及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区,其次为川北,苏北,闽北地区。跟这些地区的饮食习惯是密切相关的。另外,在吸烟酗酒的人群中,食管癌发生的几率也会升高。
搜狐健康:我们应该如何远离食管癌?
于振涛:预防食道癌,主要得管住嘴。首先,吃新鲜的食物,尽量远离腌制、熏制和烧烤食品,少吃太辣的食物。麻辣烫、火锅、烧烤等往往又烫又辣,不建议常吃。其次,少食用太热的食物和饮料,汤、茶不妨等凉一些再喝。再次,吃饭细嚼慢咽,以20~30分钟为宜。最后,不要存放过多食物,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研究表明,适当多吃一些食物,有助预防食道癌。比如,与全谷物吃得少的人相比,摄入全谷物多的人患食道癌的风险大约低45%;西兰花、卷心菜和萝卜等蔬菜中含有一些有益物质,能降低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绿叶菜的摄入量增加,会使包括食道癌在内的多种癌症风险下降。
同时,必要的健康查体也要积极进行。对于有进食异常的人群早行胃镜检查食管癌筛查,过去做拉网实验,现在主要可以通过胃镜及钡餐进行筛查。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搜狐健康:出现哪些不适,可能是食管癌的征兆?
于振涛:食管癌发病早期有三大信号:
吞咽食物有迟缓、滞留或轻微哽噎感。在早期,这种症状极其轻微,不妨碍进食,可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又出现,如果反复多次出现,并逐渐加重,应高度重视。
吞咽时有痛感。在吞口水或吃东西时,总感觉胸骨后有定位性疼痛。吞咽过后,这种感觉将会逐渐消退,疼痛的部位有时相当模糊,约40%的病人有程度不等的疼痛症状。
食道内异物感。平时感觉食道内好像有残存饭粒、菜屑粘附在食管壁,大约有10%的患者早期曾有过这一症状,这是由于食管黏膜皱襞肿胀,局部充血,上皮增厚或粗糙引起的。
搜狐健康:长期食管反流是否会增加食管癌发生的风险?如何早期预防?
于振涛:胃食管返流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合理的内科治疗并进行密切随访。生活上要注意饮食健康,需戒烟、戒酒,咖啡、茶等都最好戒除。如果胃食管返流久治不愈,应该进行食管癌的严密筛查。
网友问答搜狐网友:于主任好,我就是特别爱吃火锅,戒不了,是不是吃火锅前喝点牛奶就能降低烫对食管的损伤?
于振涛:火锅可以吃,但是需要注意进食不要太烫,及太快。
搜狐网友:食管癌术后饮食应该注意哪些?
于振涛:术后饮食主要原则为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循序渐进,量力而为。
搜狐网友:食管癌可以做微创手术吗?术后恢复怎么样?
于振涛:微创手术是食管癌外科治疗的大势所趋,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食管癌微创手术切口小,使患者获得更好、更快的术后恢复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改善患者远期的生存质量等。但是您的情况能不能做微创手术,需要面诊医生,然后才能决定。
整理/干玎竹
专家介绍
于振涛医院食管肿瘤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
生活从此健康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