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67岁的周婆婆因食管内长了肿瘤,医院求治,医生仅在她身上开了几个小孔就顺利把肿瘤切除,而传统的开刀方法,胸部切口通常长达30厘米以上,病人非常痛苦。医院胸外科副顾问医生庞大志表示,该院早在年5月已经在深圳开展国内少见的食管癌微创切除手术,目前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完全不需要额外开刀增加辅助切口。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平均每年约15万人因此死亡,这类微创手术将让大批患者受惠,尤其是周婆婆这类上了年纪的人。
周婆婆入院前3个月前开始吞食困难,之医院诊断为食管癌,胸外科团队决定采用全腔镜微创手术为她治疗。庞大志医生介绍,首先是在胸部开四个不到1厘米的小孔,在胸腔镜下分离食管,然后在腹部切开五个小孔,用腹腔镜将胃游离,最后在颈部开一个小切口切除食管肿瘤,把胃和颈部食管连接起来。手术中用到的胸腔镜、腹腔镜统称为腔镜,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器械,医生通过摄像头传送到外接显示器的图像观察患者体内的情况,使用专用器械完成各种操作。周婆婆的手术非常顺利,胸部和腹部都仅有几个小孔。
传统开刀切口逾30厘米
庞大志医生表示,手术是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传统的食管癌手术要开刀进行,胸部切口通常长达30厘米以上,有时还需要加上腹部和颈部切口,病人非常痛苦。
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多种不同食管癌的微创手术方法,在欧美先进国家,早在十年前就已经能够在完全腔镜下进行食管癌手术,胸部和腹部仅仅只开几个小孔就可以完成食管癌根治手术,不需要任何辅助切口。
近年来,医院也可以完全通过腔镜进行食管癌根治切除术,因为这类手术复杂,技术要求高,绝大多数手术者仍需要在胸部或腹部增加长约5厘米的辅助切口,在直视下完成部分操作。国内的整体技术水平与欧美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新方法完全没有辅助切口
医院胸外科,来自香港大学的国际著名食管外科专家罗英杰教授率先将微创食管手术与国际接轨。罗英杰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食管微创外科手术研究,手术疗效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年3月起,由他担医院胸外科正式开设,目前已经完成多例完全腔镜下的微创食管手术,包括食管癌根治术、食管平滑瘤切除术、食管下段贲门癌根治术、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等手术,创伤小,效果好。
此次手术中医院胸外科副顾问医生庞大志亦从事食管微创手术多年,早在年已经与欧美先进国家的技术接轨,率先完成了不需要胸腹部辅助切口的完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目前国内仅有极个别专家能完成此类手术。庞大志医生还对欧美主流的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进,使手术操作更便捷更安全。周婆婆的手术便是应用了改进后的原创方法,因为创伤小,周婆婆术后很快就康复出院。
喝功夫茶增加食管癌风险
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平均每年约15万人因此死亡。香港大学外科学系临床教授罗英杰提醒,在国内,食管癌多出现在河南、河北、福建和广东的潮汕地区,与深圳临近的香港每年约有宗新症,根据研究,吸烟和饮酒、过度进食腌制食物、饮食缺少矿物质例如硒和钼、进食过热食物、少食蔬果、遗传等,都会增加患上食管癌的风险。而深圳生活着大量潮汕人,他们按传统习俗喜欢喝功夫茶,滚烫的茶水易导致食管内膜的突变,增加患上食管癌的几率。
医院胸外科擅于应对危难重症
据悉,医院胸外科自去年3月开展工作以来,发展势头迅猛,第一年便完成了一百三十多例手术,其中80%是最高级别的四级大手术。除了跟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全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外,还有比如单孔肺叶微创切除、快速康复技术在胸外科的应用、重症肌无力微创手术治疗等一系列领先的特色技术。自开科以来,在一年时间内共完成了近五十例重症肌无力微创手术治疗,同期手术量在国内跃居前列,手术相关各项指标也处于先进水平。
而完成危重复杂手术也是该科的特色之一,已经有多名病情复杂的患者在北京、上海、广州、医院求医被拒后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医院求助,胸外科从病人利益出发,为挽救病人生命,勇于挑战这些胸外科领域难度最高的手术,最终,这些病人的手术都得以顺利完成,取得满意疗效。
胸外科亦引进绿色手术理念,拒绝过度医疗,不少病人的医疗费医院的一半不到,比如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最低只有一万四千元,医院通常在四万元以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