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的口号,整齐的节奏,强劲的肌肉带动桨板,长长的涟漪把水面“劈”开,溅起层层水花。11月6日-15日期间,来自深圳高校的24支队伍、名选手将出征“X9赛艇联赛”,在大沙河和茅洲河上,用八人单桨的方式于米双赛道上共赴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水上竞速赛。
而在11月6日,大沙河畔、西丽湖边,一个全新的科教联盟“深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X9高校院所联盟”(简称“X9联盟”)将诞生。在合作、共享、创新、开放的精神引领下,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鹏城实验室等高校(研究机构)组成初期成员。以赛事为媒,以联盟为本,深圳高等院所将携手共进、合作共赢,合力推动新时代深圳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
米竞速赛24支队伍参加
赛艇和名校的联结由来已久,百年赛事承载着深厚的校园文化积淀。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的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自年开办;美国波士顿哈德逊河上的哈佛-耶鲁赛艇对抗赛每年秋天如期举行。年,刚刚成立的复旦和交大赛艇队在苏州河上激情对抗;年,深圳大学城举办了首届名校赛艇对抗赛,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三支队伍参赛。时隔多年,年11月,宁静的大沙河与茅洲河又再次燃起一场高校赛艇队之间的“速度与激情”。
本届联赛项目为八人单桨米双赛道竞速赛,共吸引了名选手参加,组成24支由院士、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为主的参赛队伍,在挥桨逐浪间,竞相展现深圳科教单位的健康活力和鹏城的青春色彩。
据了解,赛艇运动是一种“背向”运动——划手是背朝赛艇前进的方向坐于艇中划桨的,作为团队唯一的“眼睛”,只有舵手面朝赛艇行进方向,把握前进方向。
“赛艇真的很有趣!学会这项技能之后,我想与周围人分享心得,让更多人体验到赛艇的乐趣。”深圳大学体育学院大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丘志伟说。
凝聚团队力量传递竞赛精神
为更好地备战,6月底,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赛艇队便开始组建并招募队员。据该校赛艇队长白日升介绍,在前几次下水训练中,队员们常常失去平衡,于是,他们通过无人机视频记录并分析舟艇运动规律,或用运动相机记录训练动作,细究动作标准。
深大赛艇队男子米单桨项目比赛的队长王冠斌是青年奥运会游泳冠军,他用游泳运动来与赛艇运动作比较:“两项运动都是要与水对抗,但游泳是个人项目,赛艇则是考验团体配合的项目,需要整个队伍团结协作,互相信任。”队员们说,赛艇运动没有“MVP”,每个人都是团队的重要一环:领桨手要有领导力,动力桨手要有专业动作和力量,一、二号位要平衡和调整方向……虽然角色分工不同,但最终目的是将八个人的力量合成一个人的力量。队员官俏桃展开满是茧子的双手说:“虽然每天训练辛苦,手上老茧还没掉两天又长出新茧,但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是体育的竞技精神所在呀!”
“在一次又一次重新抬桨启航中,在不断地训练、磨合、挑战、完善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积极奋发的团队精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教师郑奕说道。作为划过3号、5号、7号位置的桨手,在一次次训练磨合中,他深切感受到了竞技体育的速度、力量、追赶、超越、冲刺的魅力,也希望通过这项运动,保持奋进拼搏的精神,不断完善自我。
“X9赛艇联赛在推进体教融合的同时,也在唤醒大众对生态、对环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