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医院」的消化内科,一周要进行10几例消化道早癌的手术。
消化道早癌的发现率,为何越来越高?
「杨梅医生」介绍到,早期消化道癌大多都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隐匿性极强。
一般大众的传统观念,往往是出现了不适症状,才去做检查,其实已经晚了。很多消化道癌症患者确诊时,病情就已经进展到中晚期。
而随着体检的普及,内镜技术的提高,医生的经验丰富,消化道早癌才得以早期发现。
01
成都72岁大爷平时没症状
内镜医生火眼金睛,揪出“毫米级”癌变
“如果没做体检,肯定发现不了,后果不堪设想。”近年来,72岁的冯爷爷都会定期到医院体检,以监测身体的各项情况。
在此之前,他从未出现过任何消化道症状,去年的胃镜检查也未曾提示存在异常。
但在今年的检查中,杨梅医生发现了异常——食道上大概有一处约1cm的病变,颜色与周围相比存在异常。
在发现问题“苗头”后,杨梅医生对问题进行了“放大处理”——利用放大内镜对病变处的进行40-80倍的放大,对腺管及血管的改变进行了进一步的甄辨。检查后提示IPCL呈V1型改变,也就是说,冯爷爷不幸遭遇了食道癌。
不幸中的万幸,冯爷爷的癌症发现的非常早。
杨梅医生介绍到,要知道,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并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
而大部分早期消化道癌,在内镜下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
02
这病最爱伪装,要警惕!
杨梅医生介绍到,消化道肿瘤通常包括食管癌、胃癌以及肠癌。近年来,它们都位列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肿瘤疾病前几位。
就拿胃癌来说,腹胀、腹痛、反酸、烧心等症状,与胃炎等疾病类似,因此非常容易让患者觉得就是个“老胃病”,不需要进一步检查,从而在悄然无息中进展为晚期肿瘤。
70岁的王爷爷,长期出现反复恶心、腹胀等症状,就一直以为是“老胃病”。
结果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杨梅医生发现了可疑病灶,进一步检查后,王爷爷被诊断为早期胃癌。
有句话常说,早发现九成可治,晚发现九死一生!因此,杨梅医生提醒到,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尤为重要。
03
医生:揪出消化道早癌,就一招!
杨梅医生表示,目前能识别消化道肿瘤,尤其是消化道早期癌变的检查手段,就一招——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可直观的观察整个消化道粘膜情况,粘膜病变及粘膜下病变都不能逃脱其“法眼”,并且可进行可疑部位的组织活检,从病理上达到百分百确诊病变性质的目的。
除了常规普通胃肠镜检查以外,还可行消化道内镜精查,利用放大内镜及染色内镜优势,发现普通内镜下不易发现的早期病变,可达到内镜下对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病变的区分,还可以指导精确活检。
杨梅医生提醒,适宜人群定期接受胃肠镜筛查,是目前发现早癌的最有效方式。那么,哪些是适宜消化道早癌筛查人群?
主要有以下8类人群:
●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
●高盐饮食、腌制饮食、热烫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长期不良饮食习惯者
●消化道癌高发地区人群
●有肿瘤家族史的群体
●反复出现溃疡、出血症状的患者
●反复出现上腹疼痛、腹胀、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患者
●不明原因消瘦者
●出现呕血或者黑便的患者
你记住了吗?
受访医生▼
采写/编辑|豆豆
制图丨junruyun
图|医院、rf等
监制|清清
审核|蓝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