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饮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年轻人的奥运会观赛史,就是一部互联网流量
TUhjnbcbe - 2025/2/9 17:39:00

体育依然是平台型公司发展的重点。对于这些版权赛场上的运动员,拿下版权,只相当于拿到了参赛资格证。能否坚持到终点,能否战胜竞争者和自己,抵达最终的胜利,还要看具体能力和玩法。

作者

知潮

编辑

原野

奥运的“参赛者”从来都不止是运动员,比如广告商和转播媒体,也是“奥运五环”里的竞赛者。它们的区别只在于,运动员的愿景是奖牌和体育精神,后者愿景是商业价值的提升。

毕竟,这场四年一度的体育赛事,是全球注意力的大集中。对于转播平台而言,它虽然身价高昂,却也意味着巨大的曝光机会、丰厚的广告营销收入,可以成为平台直接拉开差距,甚至重塑行业格局的绝佳契机。

就像最优秀的运动员才能站上奥运赛场,转播版权也只会落到头部玩家手里。以最近十几年的国内转播权为例,它无比清晰地展现了流量迁徙的路径:年,风头属于以搜狐为代表的门户网站;年,腾讯阿里为代表的大厂收走了这波流量;年,以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平台,在奥运传播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精彩程度不亚于奥运赛事本身的角逐。

01

迁徙

“满大街都是我们公司的广告”。

年,吴婷从清华毕业,顺利进入搜狐工作,公司就在学校西门口,她对东家最深的感触来自两方面:部门里接近三分之一的同事都是清华人;“看奥运上搜狐”的广告铺天盖地出现在北京城的公交车和站牌里。

那是互联网首次在奥运赛事中展示放大镜效应。

那年,中国国内网民数量达到2.53亿,其中五成为18-30岁的年轻用户,许多年轻人已经开始将电脑作为接收信息的主要入口。张朝阳显然想借助奥运,让搜狐成为更多年轻人在互联网世界的流量入口。

四大门户围绕奥运会的争夺战,提前3年就开始了。张朝阳事后回忆:“本次招投标应征过程,就像当年几个城市申奥一样,竞争非常激烈。”

搜狐最终拿下了“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的身份,也成为了奥运会历史上首家互联网赞助商,随之而来的,是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刘翔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轻人的奥运会观赛史,就是一部互联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