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是咱国语里的吉祥词。如果这词只是形容过大年时扭秧歌放焰火的情形,那倒真是好日子。但要用在吃喝上,麻烦就来了。《健康日常》要提醒您,过烫已经被列入了致癌黑名单。
生滚粥、麻辣烫、响铃锅巴、油淋脑花、拨丝土豆、桑拿大虾,听这些菜名,热气腾腾的模样即刻浮现在眼前。滚烫的食物冒着香味端上桌的时候,滋啦啦的响声像是冲锋号,赶紧啊,动筷子吧,刚掠过舌尖的食物,来不及咀嚼就顺着食道滑过,不烫缺感觉,是吗?如果您经常这么吃吃喝喝,那可要小心了,您的食道经不起这样折腾。
癌症研究界最权威的发言者,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那个叫IARC的组织,经过评测,把温度超过65°C的过烫饮食列入了2A类,也就是很有可能致癌的名单中。这项评测的起因是发现了南美的食道癌风险,那里有一种用冬青叶冲泡的饮品马黛茶,人们习惯喝很烫的马黛茶,带来了食道癌风险的增加。而在动物实验中,过烫热水的致癌效应,也得到过验证。
人的口腔和食道表面覆盖着柔软的黏膜,口腔和食道温度在37℃左右,饮食的温度在10到40℃时,人会感觉舒适,温度超过75℃时,黏膜就会有轻度的灼伤,但人体的功能也是很强大的,偶尔轻伤,细胞经历脱落和增生,黏膜很快就修复了。但经常被烫伤,黏膜会很生气,结果是不停地增生增厚,这样对过烫的刺激越来越不敏感,久而久之就会生出溃疡来抗议。这时修复过程还在不断进行中,增生细胞中形态及功能不正常的异类细胞也在增多,恶变的过程来啦。当自己感觉到食道中有异物感的时候,肿瘤可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有的朋友可能对此评述感到不屑:切,人家部队的战士,还专门练习呢,野营拉练的时候,是把滚着的粥盛到碗里,吹两口气划拉一下吸一口。据说是规定在几口内喝完的,这样烫,也没见烫出一批烈士喔。不错,我也听说是这样训练的,但是,也没有人做过后续的调研,经常喝烫粥的人,在多年后食道癌的发生率是不是有所增加。在没有证实和证伪的时候,先存疑吧。
可能还有朋友要问,列入致癌名单,是不是稍微烫一点的饮食以后都不能沾了?非也,我们需要先记住关键的信息点:按已有的研究结果总结,与癌症相关的因素被分为4级5类,包括了辐射、化学品、混合物、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生活行为。第一级是受到医学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结果支持的,一共有种;第二级中的A类是对致癌证据不足,但对动物致癌有实验证据的,共计65种;第二级的B类是在人类和动物中证据都不充分的,有种;第三类种,是目前怀疑但不能确定的;第四类只有1种,对人很可能不致癌。
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癌症的风险因种类不同与遗传、环境、行为等多种因素相关,就食道癌来说,过烫已经证明是高风险因素。我们无法规避生活中的所有致癌因素,但对已经科学证实的要素,应该减少接触行为,以免造成累积效应。食道癌不是今天一烫明天就生出来,但天天烫时时烫,必会增加得癌的机会。有好吃的,别抢,吹一吹凉一点再下咽吧。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