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野离离
吴家老父亲在40年前把自己的四女儿送了人。
那时候因为生了孩子多,家庭条件又不好,只能是送人。
因为真的养不活,送给条件稍微好的人家,孩子还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不管是出于何种考虑,吴家老父亲都是万般的不舍,毕竟这是自己的亲骨肉啊。40年前把女儿送出去时,他还给了尚在襁褓中的女儿20块钱。
这对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而言,也算一笔巨款了,父亲就想着女儿到了别人家能得个好感。
也希望对方家庭能善待她。
虽然把老四送人了,但每隔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吴家老父亲都会去看她,有时候是偷偷地看一眼就走,有时候会光明正大地去打招呼。
每年过年的新衣服也是吴家老父亲买的,有一次买了双红皮鞋给老四,可漂亮了,邻居小女孩羡慕不已。
可见父亲内心是真舍不得啊。
小时候老四不理解,不管父亲作何解释,她执意认是他抛弃了她,尤其让她感到不解的是,上面有几个姐姐,下面还有妹妹,为何被送人的却是她?
难道她就这么不讨父亲的喜欢吗?难道父亲就这么讨厌她,急于抛弃她吗?
这么多年来,不管父亲对她多好,她始终无法原谅他,即便她现在也已结婚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
老父亲这一辈子是愧疚的,但无论如何,抛弃了孩子是事实。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想办法弥补,企图消除哪怕一些些的罪恶感。
但只要你老四没原谅他,这种罪恶感、愧疚感就一直跟随着他,挥之不去,成了他一辈子的阴影。
几年前,吴家老父亲不幸得了食道癌,已是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甚是消瘦。
通过治疗恢复了一些,但如今又又复发了,生命随时可能进入倒计时。
他心有遗憾,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还没得到四女儿的理解和原谅。
理解他当时的难处,原谅他的这种行为。
几个女儿听到老父亲癌症复发,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在二女儿的建议下,她们决定为老父亲和老母亲50年金婚拍个婚纱照。
老一辈人很多都没穿过婚纱照,也没有正式的结婚照。
借此机会弥补父母的一个遗憾,同时,也希望这次能了却老父亲的心愿。
在婚纱店,满头白发的老母亲看到工作人员拿来婚纱,笑得合不拢嘴。
女儿们和老母亲都想给父亲一个惊喜,把一切都妥当安排后,最后再跟他揭晓。看到老母亲穿着婚纱出来,美得不成样子,女儿们也非常开心。
这时又想到了家中老父亲,几个女儿又忍不住落泪,尤其是老四,在父亲仅剩的这段时光里,她仿佛突然就释怀了。
想想从小到大,老父亲并没有对自己不管不顾,尤其是当自己做了妈妈,更能理解当年老父亲的做法。
与其全家人都饿肚子,不如将一个送出去,送到条件好一点的家庭,至少送出去的那个还有可能过上好日子。
往事历历在目,若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骨肉分离?
在这个特殊的节点,老四也想向父亲表达她的爱,说出那些曾经无法说出口的话,了却父亲和自己的心愿。
一切安排妥当,到了家,老父亲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给感动到了,面对女儿们的齐声祝福,他显得相当高兴。
但最让他高兴的是四女儿“冰释前嫌”,也到场来祝福他们,解开了老父亲这么多年的心结。
也让他们父女有机会正视这个尘封了40年的伤疤。
老父亲用颤抖的声音,哽咽地说出这当年的无奈和不舍,四女儿在一旁泣不成声。诸多复杂的情感交织,但更多的是惊喜和感动,还有感恩。
感恩这么多孩子的一片孝心,感恩上天让他有机会得到女儿的原谅,让他走得了无遗憾,感恩在这生命进入倒计时了,还能跟老伴穿上一次婚纱和西装。
纵观整件事情,我们知道,在以往的农村,户户人家都会生很多,大家都觉得人多力量大。
也有很多人单纯为了生个儿子,生不出不罢休。
如果这个老父亲只是单纯的因为养不起才把女儿送人,这情有可原,在当时也能理解。
但如果单纯是为了生个儿子,不得已才把老四送人,那这个性质又稍稍变了一些。
不管怎样,父女之间终归是有血脉亲情的,无法割舍,不管你承不承认,他始终是她的父亲,而她始终是他的女儿。
这种血缘关系更像是一种黏合剂,时间越久黏力越强,曾经的恨与不甘都将化成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