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强基计划”出台、自主招生停招,部分二三流高中学校以前开设的各类竞赛班也纷纷陷入没人学的窘境。显然,强基新政的指挥棒作用是明显的。虽然学习竞赛还是可以提升数理思维、创新能力,但是在升学、降分等功利性上的用处已经微乎其微了。
学科竞赛网建议高一高二的同学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继续学习,不过想通过竞赛实现超车升学是很难了,一定要注意精力匹配和时间投入。高三的考生无论怎么样竞赛对于你们已经尘埃落定了,再想也没有太大意义,现在只能全身心投入高考,争取在高考上的最后搏上一把。
好了话不多说,学科竞赛网就帮学校、家长详细分析一下自主招生取消后竞赛生的出路,满打满算6条路:
第一,强基破格路。“强基计划”按高考成绩择定入围,“极少数”人可以破格。这里有一点值得深思:破格的标准是什么?学科竞赛网带着大家先来看下年数理化生四项学科省一、省队和金牌的获奖人数。
可以看到,只4项学科,省一就有多人,省队也有多人,显然不符合“极少数”这个概念。金牌多人勉强还可以,银牌都说不定。至于国集,人家已经保送清北了,不算在这个行列里。所以想走强基破格起码得金牌(银牌看政策吧),人数太少,机会渺茫。
第二,强基(综合素质)路。如果孩子高考成绩不错,凭高考成绩入围了,那竞赛奖项在提交综合素质材料的时候能有点儿用。强基是按照综合素质档案分择优录取的,综合素质档案分包含了高考成绩+校考成绩+综合素质。
学科竞赛奖就属于综合素质的一部分,越是看重竞赛的高校肯定在综合素质档案评分上给的分越多,竞赛党在强基计划的综合素质评分里可以略有优势。另外,一般校考的难度都是比高考高的,这点上竞赛生因为学习竞赛,思维、逻辑都要好一点,所以也能稍微有一点点用。
第三,面向全国和本省省内招生的综合评价路。自主招生虽然取消了,但是综合评价还没有,去年也有一些高校在综合评价中对竞赛党抛出了橄榄枝,不想走强基或者走不了强基的竞赛党可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