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教育部公示了-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了解今年的白名单赛事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暗藏了哪些玄机?我们对全部37项赛事进行了拆解并与往年名单内赛事做了全面对比,整理出如下结论:
01
发明课题类赛事一枝独秀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除去艺术体育类赛事,和小学初中学生无法参加的学科类赛事,剩下的比赛中,91.6%都是发明课题类赛事!其中不仅有含金量认可度高的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还有短暂阔别白名单后重新回归的科技竞赛的老大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小Tips:发明课题类赛事,即无命题赛事。由学生自主命题,综合利用所学的科学技术,完成一项小发明或者小制作,并附上研究报告;评委对发明实物及研究报告采用评价打分的方式决出名次等地。
02
体育赛道受重视程度提升
在国家大力倡导为学生减负,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的的政策背景下,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要求逐年提高。“白名单”内的艺术体育类赛事的比重也逐级提升,从年的4项,年的5项,来到了今年的7项,具体名单如下。
从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出,去年刚刚进入白名单的国奥行知杯中小学足球邀请赛已不在名单内,而前年被移除的中日青少年书画友好交流大赛三项赛事也没有重新进入名单。取而代之的是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锦标赛、“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全国青少年传统体育项目比赛,等三项体育类赛事,并未新增艺术比赛。
小Tips:航模属于体育类赛事,归属国家体育总局管理。
03
学科类竞赛依旧无缘低龄段
传统学科类赛事在白名单中被分为了文科和理科两个部分。其中,文科被分在了人文综合素养类赛事中,总数从9项增加到了10项,移除了“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和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增加了“语文报杯时代新人说”全国中学生征文大赛等三项作文类竞赛。
而理科被划归在自然科学素养类中。名单移除了历史悠久知名度极高的“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仅保留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五大奥赛,以及改名后的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有16项学科类赛事全部仅对高中及以上学生开放。从这里可以看出国家对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强大决心,所以还寄希望靠学科竞赛获得领先优势的家长需要慎重考虑了。
04
并非所有白名单都靠得住
年的最新白名单赛项,较上一年变化幅度高达27%。也就是说,每4项比赛中就有1项,要么被清出名单,要么就是经历各种调整更名。这样的白名单“一日游”型的比赛,在去年也并不罕见。但经统计研究,这类变更或被清出白名单的比赛,大多为成立时间不久的新赛项。对于举办超过十年乃至二三十年的老牌比赛,即使遭遇一些变革,在短暂调整后仍能顺利回归。所以在选择参与一些比赛时,我们更推荐家长多考虑较成熟的老牌赛事,此类比赛往往在学校中的口碑更好,行业认可度与赛事含金量都较高,未来更容易获得名校的青睐。
今年三月,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中考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根据办法,年开始,上海将正式全面实施中考新政,即总分分+综合素质评价50分。
根据规则,明年起想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学生就得和学科成绩相仿的其他孩子拼综评的50分。
对于一分之差就能淘汰一批的中考,试问50分的差距谁不心动?
那一定有人会问,综合素质评价的50分怎么拿?
其实本文开篇的白名单赛事总结已经给出了答案。学科赛事小初学生没法玩,体育艺术又属于拉不开差距的项目。那么好的机会就都在发明课题类赛事中!
白名单中发明课题类的申报中所需的发明成果+研究报告,与上海综评中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中所考察的科技活动+探究学习报告,简直不谋而合!
有了一项白名单发明类赛事的成果在手,还愁综评拿不到50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