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专题:“感动海南”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爱心善行汇沃土琼岛大地扬正气
——“感动海南”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侧记
1月13日晚,感动海南人物颁奖晚会现场,观众们沉浸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里。南国都市报记者陈卫东摄
他们,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84岁;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干的是“分内活”、“平凡事”,然而,正是这些点滴小事、凡人善举,使道德薪火得以传承,延绵不绝;他们,以最生动的范例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如苍穹中闪亮的繁星,点亮了我们的梦。
又是一年早春时节,年1月13日晚,“感动海南”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如期举行,海南省歌舞剧院座无虚席。我们为22岁抗洪战士的逝去而泪水奔涌,为14岁少年助人的义举心花绽放,为8旬老专家的勤奋治学鼓掌致敬。
又一次在泪水和欢笑中感受世间的美好与温暖,又一次携手播下感动的种子,相约来年一起收获幸福。
□南国都市报记者许欣
忠诚报国,舍生取义
频频登上舞台为感动人物献上鲜花的少年,代表广大群众,高高举起右臂,向这些值得敬仰的好人致礼。
“山记住你,水记住你,春华秋实写满生命奇迹……”一首《记得你》唱出了我们对抗洪烈士欧阳文健的绵绵思念,舞台上、视频中,那张生机勃勃的年轻面孔,触动了我们心底的柔软,不知不觉,泪花涟涟。
亲人记得你,战友记得你,人民群众都记得你!记得你对祖国的忠诚,记得你舍生取义的英勇。那是年的8月18日,在解救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途中,由于风雨太大,水流湍急,欧阳文健不幸壮烈牺牲,当暴雨停歇,洪水退去,上万名群众自发前来为英雄送别。今天,烈士的父亲来了、战友们来了,我们再次追寻你的足迹,追寻一位年轻人在国旗下用生命做出的誓言。
应对挑战更能迸发力量,战胜困难更显意志精神。在一次又一次迎战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全省上下不畏艰险,科学处置,连续奋战,谱写出感人至深的拼搏奋斗之歌。以欧阳文健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和善行义举,挺起了海南在灾难面前不屈的脊梁。
心存大爱,忘我付出
“哗啦啦,哗啦啦”,听到波涛的吟唱了吗?一汪海水,隔不断浓浓的中华情。8年来,以国际著名唇腭裂治疗专家李胜德教授为首的新加坡海南会馆义诊团一行,坚持自筹资金、自备部分药品和医疗器械,暂停本职工作,自费购机票,于每年的4月和11医院为我省贫困家庭唇腭裂患者义诊。现已接诊贫困唇腭裂患者多人次,成功实施整形手术多例。他们还屡屡捐款资助一些贫困青少年到新加坡接受最好的手术。在义诊团推动下,由省侨联引进的这项“微笑工程”现已惠及全省。
在海南万宁生活的蔡松庭,与新加坡的老专家们生活环境不同,却都因心存大爱忘我付出。这位靠送煤气为生的老人,以伛偻的身体扛着几十斤重的煤气瓶,每天辛苦爬楼梯,送一瓶煤气只能挣十元钱。他用扛着煤气罐的肩膀,扛起了贫困学生的大学梦。
随后登台领奖的,是年仅14岁的王小虎。他每天背着行动不便的同学去教室上课,用稚嫩的脊背,扛起对另一位少年的承诺,“我不累!只要我们还在同一所学校,我就会一直背他来上课。”
正是我们身边这些勤劳善良的人,这些质朴的话语,在海南这片热土之上,播撒了美德的种子。
使命担当,鞠躬尽瘁
多名获奖人物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真情流露,他们对事业的赤诚、对使命的担当,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是群众对榜样的由衷致敬。
陈清琪,这名优秀共产党员是海口市管道养护所秀英队队长,是大家公认的“拼命三郎”。看着他每天上岗工作如此卖力,让人想不起他是一名食道癌晚期患者。他每天带着抗癌药物上班,跟年轻小伙子一样工作,癌痛发作了蹲在路边休息一下,吃下一片药丸,稍微恢复一些继续接着干。超强台风“威马逊”最猛烈时,排水工人来不及撤退,陈清琪冒着生命危险跋涉在水中接上同事。他被暴风雨吹倒在浑浊的水里,打个滚又强爬起来继续往前……年“五一”劳动节,他作为海南省劳模代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我是大国小工匠!干的是良心活。”陈清琪自豪的笑容非常灿烂,话语铿锵有力。是的,正是这样基于担当和责任的工匠精神,让我们远离浮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固的基石。
梦想召唤,拼尽全力
一座座晶莹剔透的奖杯,铭刻着一个个感动海南的人物名字,更铭刻着海南的精神与风尚。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什么是“不忘初心”?一对白发苍苍的夫妻手牵手、肩并肩走上舞台,给观众最震撼人心的诠释。
年,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唐玲玲退休了。他们本可以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可这两位老人却约定把海南地域文化和黎族文化研究作为退休生活的全部。他们拿出自己的养老金,足迹遍布海南,获得了许多珍贵的黎族文化资料,成就了一本本佳作。这些作品,对于保护、研究黎族传统文化作用巨大。
更多人熟知的是周伟民、唐玲玲对更路簿的研究。他们曾挨家挨户访问老渔民,问南海的路线、岛礁……年8月,他们出版了《南海天书——海南渔民更路簿文化诠释》一书。
如今,二位老人已年逾八旬,依然坚持每天在工作室花上六、个小时,用于研究、写作,寒暑不易,节假不休。
在瞬息万变的繁华世事中,两位师者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不要忘记我们出发时的理想信念,不要忘记我们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站在国家、民族、社会、人类未来的视野去思考问题和付诸行动,你就是国家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