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彤欣
编辑|曾宪天
"我也想和她拍一部。"
近日,著名导演贾樟柯在其个人微博发布了一张好莱坞巨星蒂尔达·斯文顿的活动照,并表示想与其合作拍电影。
据悉,由斯文顿主演,爱奇艺影业、贾樟柯创立的西河星汇影业联合出品的《记忆》已入围本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贾樟柯还透露,已着手准备该片引进事宜。
从目前释出的信息来看,《记忆》无疑是一部艺术电影,即文艺片,一种注重艺术性,而非商业性;以特定观众为观影对象,而非普罗大众的电影。
历史上,许多好莱坞电影人都避免给自己的作品贴上"艺术电影"的标签,因为这可能会提前宣告其商业价值的死亡。
在国内,文艺片更是长期面临着"排片少、票房低"的惨状,甚至偶有导演下跪求排片的情况出现,令人嘘唏。
为什么常年亏损的爱奇艺要投资一个"不赚钱"的文艺片项目,背后原因值得思考。
5年投9部,总票房不足15亿,《芳华》占了97%
事实上,《记忆》并非爱奇艺首次参与出品的文艺片。
ZAKER新闻据公开资料统计后发现,自年以来,5年里,爱奇艺已出品或联合出品《八月》《北方一片苍茫》《气球》等9部文艺片。其中,共5部影片走进内地院线,累计票房近14.6亿元。
但华谊主投的《芳华》为这一数字共贡献了97%的力量。
惨淡的票房表现,直观地体现了文艺片的商业化困境。
以年的《气球》为例,该片是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第七部长篇电影,由盛唐时代、工厂大门、爱奇艺影业等公司出品,在国内上映前就已经参加过全球60多个电影节,入围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竞赛单元、第44届多伦多电影节"当代世界电影"单元,豆瓣评分高达7.8。
然而,《气球》上映13天仅拿下多万元票房,且排片率最高时也只有2.4%。面对这一尴尬境地,导演万玛才旦不得不发动朋友圈请求影院增加排片。但此举收效甚微,最终该片票房停留在了.5万元。
对此,一位院线从业者向ZAKER新闻表示,排片是根据市场来的,预售高就排得多。说白了你(文艺片)拍得再好,广大看官不喜欢也没用。"我们不会心疼他们,院线的人也是要生活的,排出来卖不出去,蛋疼的就是我们。"
万玛才旦朋友圈图源:网络
这种说法听起来有些冷漠,却又不无道理。有学者就曾在论文中指出,《气球》票房与口碑倒挂的根本原因在于,该片缺乏对受众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