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饮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冠军队专访我为什么参加机器人比赛
TUhjnbcbe - 2024/6/6 18:34:00

《哈姆雷特》中曾说,即便我困在坚果壳里,我仍以为自己是无限空间的国王。

AI世界就像这个坚果壳,世界的空间被折叠,

但我可以用计算机的语言掌控它。

——Vicky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均用化名。)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衷于参加机器人竞赛?抛开一些科技特长招生这类功利性的原因,我们今天就走进机器人赛场,看看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

Vicky是参加今年ENJOYAI华东赛的初一学生,他和搭档今年报名的是ENJOYAI挑战赛-冬季运动会项目,这是他第二次参加ENJOYAI的赛项。

Vicky的爸爸妈妈都是互联网公司的算法工程师,Vicky几乎从小就和“现代科技”一起长大。家里的电器基本都是人工智能控制的,比如智能窗帘、扫地机器人、厨房里的智能垃圾桶……Vicky对人工智能已经见怪不怪了。除了AI电器,Vicky家里还有很多小机器人,有教育类的,也有服务类的。

Vicky爸爸说,积木是让孩子认识世界甚至改造世界的最优单元,是一种握在手里的形象思维。所以,Vicky家里最多的玩具就是积木模型。等Vicky再大一点,大概五六岁的时候,Vicky妈妈发现LEGO这类的普通积木,这种单纯的场景搭建已经不太够用了。“所以,为什么不给孩子的积木加入一些coding呢?”Vicky爸爸提议道。

于是,Vicky开始接触积木编程机器人,从此难以自拔,越玩越嗨,他很喜欢接受不同类型的机器人编程挑战,一开始是在线玩,后来加入各种实战。

Vicky在学校的成绩算中等偏上,数学尤其棒。Vicky说:“也不知道是不是每天搭建机器人的缘故,我感觉空间几何题特别简单,我一看题目基本就知道问卷老师想考啥。班上同学要花一个小时做完的数学卷子,我大概半个小时就能搞定。”

说到关于比赛前期的准备,Vicky感慨良多,他说:“冬季运动会这个项目,我去年做过一次,调试环节还顺利,拿到了分,一共13个任务嘛,中间弃掉一个小任务。不过我们运气不太好,正式比赛的时候出了问题。我当时换机械臂,手有点抖,可能距离没控制好,在高地滑雪那个项目,机器人直接把旁边的模型撞飞了……心态有点崩,到后面就乱掉了,唉,说多了都是泪……”

“所以,今年比赛,我准备了几套方案。我预期是把13个任务都做掉,主要看隐藏任务(神秘任务)发布的条件吧,有时间就做。PLANB就是我做的最坏打算——假如正式比赛中,又出现去年那样的失误,或者有其他外部因素干扰,我就得快速做个取舍。比如,我要计算在规定时间内,放弃哪个任务可以拿到更高的分数。这其实是个排列组合的问题,我已经提前计算好了,这个我就不透露了,你们自己研究吧。”他故作神秘地笑了笑,似乎对今年的比赛已经成竹在胸。

不过,看得出来,他对去年的失误还没放下,但这种“放不下”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放不下”,他说:“关于我手抖的问题,我感觉机器人比赛比单纯的coding比赛更有意思的点在于,它还要拼手速、拼操作。就比方说,我和另一个选手的成绩一样的时候,那就要看正式比赛过程中,谁换机械臂的时间更快,用时更短。比起编程,这种实战操作更能激起我的胜负欲。我在玩游戏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大神,我们线下也见过,他和我年纪差不多,他的手就很稳,意识也很好。这点我还是很佩服的,我要是有他这种操作水准,我至少还能在赛场上给自己争取10秒!”

Vicky还说明年想带这位朋友一起参加ENJOYAI比赛,他说:“我俩要是能组队,那就是完美CP了。说不定还能一起冲一冲明年的总决赛。”Vicky一直对机器人抱有热情,他会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同时,他也能坦然面对每一次的比赛结果,无论好坏。他知道,赛场永远是一个未知数,有时候也有运气的成分,即便你做了万全准备,也有可能马失前蹄。

为了提高1秒,乃至0.1秒的成绩,Vicky会反复调试自己的程序,自己去查找关于编程和机械的资料,甚至还会涉及一些英文文献。他会调动自己所有的创造力来设计和组装机器人,用Vicky的话来说,就是“在有限的规则内疯狂试探”。

在比赛过程中,他一直在鼓励队友。他的队友小A是他的同班同学,小A说Vicky拥有一颗强心脏,他就是赛场上的定心丸,特别有安全感。小A说:“比赛的时候,我很紧张,Vicky就一直在我旁边说,没事没事,时间还有很多。等我下场才发现,我们其实是踩点过的,这家伙还真是沉得住气……”更难得的是,每次比赛结束以后,Vicky都会和搭档一起做复盘,寻找可以优化的可能性,这是他多年来一直保持的习惯。

另外,懂得欣赏他人,也是竞技的风格之一。面对竞争对手,Vicky从来不会吝啬溢美之词。他在欣赏别人的同时,也在留心观察对手,发现他们的弱点在哪,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在下次赛场相见时,做到知己知彼。他说:“我承认,你很厉害,但我早晚会超越你。”

机器人比赛是一个公共舞台,正式比赛时,裁判就站在你身边,你的竞争对手可能就在你身后,你要面对不同的声音、眼神和话语,裁判会当场告诉你每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尤其是当裁判判定某个项目结果为零分的时候,其实是很刺耳的。竞技也是一种心理战,你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各种结果。

每年,国内国外都会举办很多机器人赛事,无论寒冬酷暑,赛场上人头攒动。每年12月的ENJOYAI总决赛是全球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青少年人工智能普及活动之一。覆盖全球17个国家,多个城市,每年参赛人数超过,人。

Vicky是我见过的心态最好的选手之一,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自信、聪慧、讲话逻辑清晰。我觉得他身上散发的这种大方、自信有一部分源自于原生家庭——他们家一直都是鼓励型教育;另外一部分是长年的备赛经验和机器人竞赛实战赋予的。

不要忘了,他还只是一个初一的学生。假以时日,也许我们就能在ENJOYAI的国际赛场上,看到Vicky运筹帷幄的风姿。所以,为什么要鼓励孩子多参加机器人比赛?在Vicky身上,我看到了最好的答案。

1
查看完整版本: 冠军队专访我为什么参加机器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