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饮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今天,人民日报点赞这位华东师大青年
TUhjnbcbe - 2024/4/5 22:48:00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02/n5o4zo6.html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孟宪承书院级物理学(师范)专业本科生丁又也,作为-学年度全国6万名本专科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中的名优秀代表之一,登上了5月4日青年节人民日报专版:《-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

大家还记得他吗?

来自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的丁又也

以分的高分

被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学类录取

江苏高分考生丁又也:华东师大最适合我!

在华东师大的这三年

丁又也

所有课程GPA3.99、47门课程满绩

专业课程GPA4.01、20/21门课程满绩

在个性化培养方案下

他用两年时间修读完三年的学业

以专业第一和复试第一的成绩

提前一年推荐免试至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攻读学科教学(物理)硕士研究生

连续两年获国家奖金、

学校首个获得校长奖学金的大三学生、

首个三年毕业的师范生……

他用实力诠释优秀!

01

奖励荣誉

~学年度本科生国家奖学金

~学年度本科生国家奖学金

年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奖学金

~学年度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学生

02

教学技能

“田家炳杯”第七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

第十二届“格致杯”全国物理教学技能和自制实验教具展评活动一等奖

第三届上海市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

第二届上海市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第二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

年华东师范大学学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粉笔字比赛二等奖

03

学科竞赛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

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

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

第十三届“高教社杯”上海市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

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

第十三届“高教社杯”上海市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

年华东师范大学英语阅读竞赛特等奖

第十七届“挑战杯”华东师范大学校内预选赛二等奖

第三届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

梦想之花悄然绽放

年丁又也以江苏省高考分,理化双A+的成绩,坚定地选择华东师范大学。

“我认真了解过各个学校的情况,我觉得华东师大最合适我。”

“我知道以我的分数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但我更想把专业扎根在一线基础教育。”

丁又也的教育梦,还要从他的家庭、个人经历说起。

他的外婆从事教育,这让他对老师这一职业有着说不出的亲近感。中学时代,成绩优异的他经常走上讲台,为同学们解题。

这对丁又也来说,是一件特别快乐、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他努力表现自己,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能帮助到同学们,也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就这样,在一次次的自我激励与被激励过程中,他一次又一次走向讲台,一次次强化了他想要当老师的意愿。

只有清晰地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为此不懈奋斗,生活才真正被赋予了意义。就这样,丁又也怀揣自己的梦想,坚定、自信地步入华东师范大学,开始了逐梦之旅。

丁又也作为级新生代表在学校开学典礼发言

奋斗是青春最好的礼赞

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丁又也用两年内修完三年的学分、跑出了提前毕业的好成绩!

“我想看看自己在学习上的潜力究竟如何,就考虑着将四年压缩成三年,用课时填补空余时间。”

“大学里我们的时间表都很灵活,有足够的时间干自己的事情。”当谈及如何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合理安排时间时,丁又也给出“任务驱动”和“紧在前面”两个词。

在他看来,以任务做划分,每天或者某个周期完成多少任务的“任务驱动”方式,比按每天的时间划分的方式目标更明确、做起来更有动力;

“紧在前面”主要是针对平时面对的各种deadline,“我也深刻体会过把事情拖到最后才完成的那种慌张和难受,所以后来绝大多数时候都紧在前面把事情做完。”

丁又也表示,很多东西其实只要开始动手思路就顺畅了,关键在于有没有下定决心尽早动手,在规定期限的一半或者3/4的时候就把任务完成,还能留下一段时间优化。

丁又也的专业课成绩单

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

“田家炳杯”第七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一等奖、第十二届“格致杯”全国物理教学技能和自制实验教具展评活动一等奖、上海市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第三届上海市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近30项各类荣誉和奖项,丁又也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

丁又也获“田家炳杯”第七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

丁又也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

第十二届“格致杯”全国物理教学技能和自制实验教具展评活动颁奖典礼现场

丁又也的教师技能比赛参赛之路是从年10月份开始的。当时的初选,因为对竞赛的理解和实际期望有偏差,他的成绩并不领先。进入师范技能训练团队之后,他逐渐理清板书与多媒体、教材与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等之间多方面的关系。他常开玩笑讲,每一次磨课都是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

在一次次的打磨中,他对于教学内容本身的理解、对于教学法的考虑、以及课堂环节的呈现,越来越得心应手。呈现什么、如何呈现、呈现到什么程度,是他在每一次备赛中收获的最大进步。

结合多次的参赛经验,丁又也认为教学技能比赛是两条路线的共同驱动,一条是教学的基本功,包括语言表达、形象展示、逻辑思维等等;另一条是教学的创新性,无论是设计流程的新颖还是教学器具的新颖都是比较重要的加分项。

“我们在教技赛场中设计的、呈现的、尝试的,是一种全新的授课思路和授课方式,它实际上为我们常规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意的可能;而反过来,常规课的经验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赛场上的各种细节。我们追求高观点的引领,也不能忘了脚下踏的实地,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天,人民日报点赞这位华东师大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