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统论剑56食管癌西妥昔单抗在紫杉醇联合 [复制链接]

1#

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医院放疗科副主任樊旼教授进行专家点评,剖析该研究对临床实践的意义。今后也将继续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点评,敬请期待。也欢迎各位临床专家加入我们,一起来给大牌研究找找茬

解读医生统计师

医师:李超

放疗科研究生在读

医院肿瘤学基地住院医师

肿瘤放射治疗学

统计师:谢丽

医院

统计师

EffectoftheAdditionofCetuximabtoPaclitaxel,Cisplatin,andRadiationTherapyforPatientsWithEsophagealCancerTheNRGOncologyRTOGPhase3RandomizedClinicalTrial

目的

评价西妥昔单抗在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食管癌中的作用。

方法

该研究为NCI发起的多中心III期RCT临床试验,年至年共入组了例病理证实食管癌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与对照组。入组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对照组化疗方案为顺铂50mg/㎡+紫杉醇20mg/㎡,每周一次;放疗处方剂量为50.4Gy/1.8Gy/28fx,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西妥昔单抗(首剂mg/m2序贯mg/m2每周)。主要研究终点为OS,预期将两年OS从41%提升至53%,单侧α=0.,β=0.8。

结果

年6月30日至年2月8日,共纳入例患者。其中名患者可评估,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例和例。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中位随访时间为18.6个月。试验组、对照组临床完全缓解(cCR)率分别为56%和58%(p=0.66)。亚组分析中,病理分型(鳞癌还是腺癌)与病理完全缓解率无显著相关性。

试验组、对照组的1年和3年局部控制失败率分别为47%和49%vs49%和49%。两组的1年、3年OS分别为45%和34%(试验组)vs44%和28%(对照组),中位OS分别为19.7个月和19个月(HR,0.90;95%CI,0.70-1.16;p=0.47)。安全性方面,3度、4度、5度以上治疗相关*性发生率分别为46%,23%,6%(试验组)和50%,17%,1%(对照组)。

结论

RTOGⅢ期研究表明,在同步放化疗基础上加入EGFR抑制剂未能提升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显示了进一步筛选出EGFR抑制剂获益人群的Biomarkers的必要性。

文献解读

专家点评

RTOG——

失败的研究能转化为成功的开始吗?

RTOG的研究结果可以说既是意料之中,又在情理之中。在先前发表的食管癌(SCOPE1)和胃食管交界部癌(REAL3)随机研究中,加用C的研究组相比标准治疗组的疗效都没有任何提高,甚至其总生存时间还显著差于不加用C的化放疗组。相比之下,RTOG研究显示两组生存数据接近,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最“亮丽”的结果了。

为什么所有的食管癌研究都是阴性结果?肯定不是因为EGFR信号传导通路不重要,但如何合理地结合应用靶向药物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不希望在后续的研究中重蹈覆辙,那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必须有所突破:1)必须有效减少严重的治疗相关*性。SCOPE1研究中接受C治疗患者的非血液学*性明显高于常规放化疗组(p=0.)。该研究的设计在同期放化疗前先行卡培他滨/顺铂±C诱导化疗两周期,治疗相关*性直接造成了C组接近五分之一(19%)的患者无法进入同期放化疗阶段,明显高于常规诱导化疗组(9%),而无法放疗又反过来影响了总生存。RTOG应用的化疗方案是周疗TP,可能是由于激素使用较多,严重治疗相关*性两组相似,但治疗相关死亡C组4%(6人)依然高于对照组(1%,2人)。2)必须寻找有效的标志物以筛选入组患者。除了结直肠癌,EGFR单抗的应用没有标志物检测要求,但不加区分地应用没有在总体人群中带来疗效的提升。虽然在很多回顾性研究中组化评分(Hscore)超过的患者可能从C治疗中获益,但有关标志物的前瞻性研究极度缺乏,这样的情况如无改观,失败的研究是无法转化为成功的开始的。

by樊旼

原文链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