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以指南更新为契机,看当前抗血管生成治疗在 [复制链接]

1#

年4月26日~27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会在南京如约而至。CSCO本着兼顾地区发展不平衡、兼顾药物和治疗措施的可及性、兼顾肿瘤治疗价值的基本原则及核心思想,制定并更新了一系列常见恶性肿瘤诊疗指南。其中,CSCO食管癌指南在去年发布的基础上,根据一年来循证研究证据的积累与新型抗肿瘤药物的探索应用,在本次会上公布了版指南的更新情况。

现梳理本次《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版内科治疗部分的更新要点,并整理更新要点背后蕴含的循证研究证据,从而为广大读者今后的临床用药带来启示。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版

更新要点

抗血管生成药物推荐主要集中于复发/转移性食管癌的二线及以上治疗方面,指南中对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给予了充分的推荐。其中,阿帕替尼为II级推荐,在食管腺癌和食管胃交界部腺癌(1A类证据)1和食管鳞癌(2B类证据)均获得了本次指南的推荐。

在指南更新的新形势下,整理抗血管生成治疗在食管癌中的循证研究进展

总体来说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在13~15个月之间,并且一线治疗失败之后目前尚无标准的二线治疗方案。结合以上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新版CSCO食管癌指南中的推荐更新,进一步梳理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背后积累的循证研究证据,为药物应用提供基础。

我国自主研发的阿帕替尼针对食管鳞癌开展了多项临床试验,有2项阿帕替尼用于食管鳞癌治疗的研究被世界食管疾病大会(OESO)收录为口头报告。

一项是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对照Ahead-E研究,入组患者为初治一线化疗、放疗失败的食管鳞癌患者。研究中将患者分为阿帕替尼mg高剂量组和mg低剂量组。疗效结果显示,mg高剂量组和mg低剂量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5.15个月和3.7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7.00个月和5.88个月;安全性结果显示,两个剂量组总体不良事件(AEs)的发生率以及3/4级AEs的发生率类似。最常见的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蛋白尿、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

另一项是医院开展的一项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后进展的转移性食管鳞癌回顾性分析。该研究纳入26例被确诊为无法手术或复发,并接受至少一次化疗失败的食管鳞癌患者,口服阿帕替尼初始剂量mg/天。结果显示,mPFS和mOS分别为3.2个月和5.3个月。

除了单药治疗方面,阿帕替尼与放疗、化疗等联合治疗的探索也在不断开展当中。包括探索晚期/复发性食管鳞癌患者使用阿帕替尼联合或不联合放射治疗作为二线或以上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2、探索阿帕替尼联合S-1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3等,都分别入选了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美国放射学会(ASTRO)年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的大会研究摘要及壁报。

基于以上多项食管癌领域的探索与研究可以发现,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阿帕替尼未来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更多研究结果令人期待。

展望未来,期待通过指南规范我国食管癌诊疗实践,让好药发挥有效作用

食管癌在中国比较高发,全球近一半食管癌发生在中国。为此,做好食管癌的规范化诊治工作至关重要。希望通过指南的更新,明确各类抗肿瘤药物在食管癌治疗中所处位置,有效发挥阿帕替尼等循证医学证据充分的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也希望临床实践更好地依托诊疗指南,为我国食管癌规范化治疗助力,进一步为患者长期治疗带来获益。

链接阅读

1.阿帕替尼在我国胃癌领域开展的III期注册临床研究显示,mOS阿帕替尼组较安慰剂组延长1.8个月,mPFS阿帕替尼组较安慰剂组延长0.8个月;并且阿帕替尼组ORR和DCR的结果都显著提高。年,阿帕替尼在我国获批单药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进展或复发的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

2.晚期/复发性食管鳞癌患者使用阿帕替尼联合或不联合放射治疗作为二线或以上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ASCO摘要、ASTRO壁报)。

3.阿帕替尼联合S-1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ESMO壁报)。

此外,在国际和国内临床研究注册网站上查询,有多项阿帕替尼的临床研究正在开展,期待更多的专家能够尝试在食管癌使用阿帕替尼并整理分析数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

目前,阿帕替尼是晚期食管癌二线推荐治疗药物,未来还有很多的研究空间,比如氟尿嘧啶、紫杉类及铂类与阿帕替尼的联合化疗方法,甚至两种化疗药物与阿帕替尼共同联合治疗以及包括PD-1抑制剂在内的免疫治疗药物联合应用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