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癌字三张口,远离癌症靠住口 [复制链接]

1#

中华上下五千年,传承至今,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畅游舌尖上的中国,无论走到何处,都能发现并体验到不同的饮食文化。

俗语云:“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也正是由于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没有管住自己的嘴,让吃、吃、吃成了癌症的导火索,真正等生病了才追悔莫及,我们看看有哪些常见的致癌饮食习惯,防患于未然,不要因为贪嘴让癌症钻了空子。

食道癌:最喜趁热吃

家人、朋友、同事吃饭或聚餐的时候都会说上一句,趁热赶紧吃,凉了就不好吃了,这是一个不太科学的善意的提醒,不过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有“趁热吃”的饮食习惯,很多的美味在温热的时候食用味道会更美,但是趁热吃却不是一个很好的饮食习惯,长期过热饮食必然会伤害食管黏膜,进一步发展一系列的癌前病变直至癌变!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曾提出可在用餐工具上做文章逐渐改善过热饮食习惯,譬如喝粥,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特别喜欢喝热粥,都是一大碗一大碗的喝,那样我们考虑是不是把他的碗的厚度做薄一点,这样捧在手里觉得烫,就不要先喝了,用手来感知温度,感觉手能一直捧着不觉得烫了,那么开始喝粥吧,一大锅粥呢,何必着急喝太烫,没人和你抢啊!

在医学角度身体构造中,食道壁其实是由黏膜组成的,食道壁显得非常娇嫩,最高承受温度的食物在六十度,超过了六十度对于粘膜就有一个很大的损伤。而又以我们在涮火锅时候吃的火锅来说,温度其实远远不止六十度,如此高的食物温度是会烫伤粘膜的。在冬天很多时候,我们吃的食物就是如此高的温度,经常吃温度这么高的食物是会烫伤粘膜,如此循环往复,是会造成粘膜质的变化,时间一长是会发展成了肿瘤,形成了食道癌。因而,在冬天的饮食中要特别注意,不要让过热的食物伤害到粘膜诱发食道癌。

胃癌:最喜腌制食品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居不下,每年新发40万病人,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三分之一,胃癌可发于任何年龄,男性多于女性,特别近几年来,我国胃癌患病人数居高不下,这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比如喜好熏烤、高盐、腌制食物,嗜爱烟酒,都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严重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增加患胃癌概率。

前段时间一则微博提到浙江一对60多岁的夫妻,一年内竟被相继查出患有胃癌,医生表示病因是吃得太素。这不仅让人害怕,还让人警惕,怎么吃素也会患病?内容里说,这对夫妻的生活习惯相似,早上吃早饭,必定是用咸菜下粥,平常吃得很素,饭桌上鱼肉等荤菜比较少,平时也只爱吃一些各种腌制咸菜,研究表明,长期吃腌制、熏烤、油炸食品的人,如果经常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食后饱胀,按普通胃病治疗无效且消瘦、贫血等症状继续加重时,那可就要当心,要及时检查以便较早发现胃癌。在胃癌致病因素中,饮食因素占35%,远远超过环境污染和病毒等其他因素。合理的膳食可能使胃癌减少1/3。”年中国居民膳食调查每人每天平均12克盐,我省水平17克,而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只有5克。因此,菜里尽可能少放盐,尽量不吃腌制食物。

口腔癌:最喜欢烟酒不离口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抽烟喝酒的嗜好。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曾报道,40%以上的口腔癌与酒精有关,吸烟是罹患口腔癌的祸首,有烟酒嗜好者的口腔癌发病率为不吸烟喝酒者的15倍之高。

香烟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而尼古丁含有致癌物质,长期抽烟会促使癌物质进入和刺激口腔黏膜,从而引发口腔癌。酒虽然本身没有致癌性,但有促癌作用,酒精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癌物质进入口腔黏膜。

肝癌:最喜欢喝酒与发霉食物

发霉的食物里常常藏着黄曲霉素,谷类、花生、玉米、豆类受潮后易发作霉变,被黄曲霉菌污染,这种菌会发作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比较必定的人类致癌物,也是现在发现的最强的肝癌致癌物。有人认为把发霉食物有霉菌的当地切掉,食用没发霉的部分不会影响健康。实际上食物只要发霉了,就不宜持续食用。

过量喝酒与肝癌关系密切。酒精影响胃肠,影响消化和吸收;影响黏膜、腺体排泄,诱发食管炎、胃炎、胰腺炎等;损害肝脏解毒功用,构成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临床肝病病人对折有酒成瘾史。

癌症三个口,再也别让癌症病从口入了。管住自己的嘴,学会科学合理的“住口”,癌症才会离你越来越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