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各行政事业单位当务之急如何更好更快地适 [复制链接]

1#

前言

新政府会计准则,要求综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与开支,增强项目或者业务绩效分析的客观性与有效性。新政府会计准则提出新的财务预算及财务报表披露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管控,防范资金浪费、滥用、脱离监管,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科学的财务信息,能更好地为行政事业单位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实施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必要性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经常会存在“权责牵制”的问题,出现问题之后,不能够有效地追责到相关负责人。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财会工作岗位的设置更为合理,个人权责区分明确,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快速地追踪到具体岗位和环节,及时止损。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核算的内容和范围越来越丰富,核算方法也越来越成熟,所呈现的会计核算结果也就越来越真实、准确。

例如,新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都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阐述,也参考企业财务引入了坏账、减值等概念,更为准确地体现了行政事业单位各类资产价值。

二、新政府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1.新准则更注重强化财务会计的核算职能

新政府会计准则借鉴了企业会计准则,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引入了权责发生制。通过权责发生制来增强财务会计的核算职能。例如,在核算内容方面,增强了对收入与费用的核算,增加了对无形资产、固定资产进行减值等核算,能够更准确地对负债和摊销费用进行预估。新准则强化了财务会计的核算职能,更清晰、准确地反映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状况,切实反映其实际经营情况。

2.新准则扩大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及负债核算范围

新政府会计准则扩大了对资产和负债的核算范围。例如,新会计准则要求对公共的基础设施、保证性住房资产负债以及各类政府储备物资进行资产或负债相关的核算,以此为依托来增强对资产或负债的实际管控。

为了增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自主研发的无形资产的核算,新政府会计准则新增“研发支出”这一科目,对无形资产成本进行更为准确和全面的核算。还将净资产分为专用基金与累计盈余两大类,同时增设权益法调整等科目,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更加规范。

3.新准则完善了报表体系与结构

在新会计准则下,行政事业单位的报表体系细分为预算报表与财务报表。预算报表体系的构成主要是预算收入支出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以及财政拨款收支预算表组成,而财务报表体系的构成则主要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及报表附注构成。

除此之外,新政府会计准则还调整了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并对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与必要的细化,使得报表的编制者明晰披露要求。例如财务报表的披露内容方面,新政府会计准则要求根据经济分类来披露费用信息,还要求增加披露本年盈余和预算结余的差异调整,加强了财务披露的完整性。新政府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体系与结构的完善,能够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得到全面反映。

三、新政府会计准则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

1.财务处理更为复杂

新政府会计准则要求在原有的预算会计体系中,加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核算。这是新会计准则中最大的变化,也给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工作量。过去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工作模式,已经在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日常工作中根深蒂固,他们对权责发生制的理念了解不深刻。而且两套账的同时使用,也会造成他们的迷惑与混乱,可能会出现记账错误。

与此同时,财会人员专业知识结构亟待调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很多财会人员常年处于一个工作岗位,工作内容重复,无法适应新工作模式的转化,使得新政府会计准则的推进落实遇到阻碍。

2.财务报告编制难度进一步

加大新政府会计准则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编制“双报告”,即基于预算财务报表体系的预算报告与基于财务会计体系的财务报告,这对报表的编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本来就存在着资产负债数额大且界定不清晰的情况,在新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界定要求更为严格的背景之下,行政事业单位很难厘清资产负债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资产负债虚增或者虚减情况。

加上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存在着数据量大、债务确认模糊、信息失真严重等问题,使得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内部的抵消操作更为艰难。

3.会计核算要求更高

新政府会计准则要求实行“平行记账”,但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无法满足双报告制度下的核算要求。而且各单位所使用的财务核算软件也不相同,无法进行统一的功能升级。加上资产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无法进行有效衔接,很多财务软件无法自动生成数据信息,使得新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效率被大大降低。低效的会计信息系统不能够形成一些内部抵消的自动操作,依旧需要财会人员来手动录入,也会增加人工失误的风险。

四、新政府会计准则下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

1.提升财会人员的专业技能

行政事业单位有必要通过集中培训及考核等方式来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指导,邀请专家对财会人员进行专题讲解,适当引入管理咨询师、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外部专业人才分类培训。也可以通过政府采购服务,来协助建立会计制度和财务报表制度。财务人员不仅要熟悉财务会计的日常核算,还要熟悉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外部环境,以此为依托更好地掌握新政府会计准则。

在提升财务人员专业技能的同时,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组织知识竞赛、评选先进典型等举措,来调动大家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应结合实际建立定期、系统的培训机制

新政府会计准则的推进与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来完成新旧准则的过渡。而在此期间,必须要完善培训机制来引导财务人员从工作方式、工作思路等进行全方位的变革。

在实施新准则的过程中,可以在适应期内采取逐步实施的方案,让财会人员能够缓慢、准确地适应新准则的应用,降低会计出错的概率。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功能应充分体现,通过设计合理、可行的培训方案,提前储备会计准则改革的储备人才,由组织保证、人才引导,开展新准则的专题培训,定期开展新准则实施过程中的沟通会议,交流遇到的问题,让所有人员都能够及时地掌握新收入准则的详细操作,而不是拘泥于手头“一亩三分地”的工作。

只有这样,财务部门才能够联合起来,以最高的效率达成政府会计准则的新旧转换。

3.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也必须要向市场上的企业学习更为先进的管理技术,而信息技术是决定组织单位管理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新准则要求实现双报告,这就更需要先进的信息系统技术提供数据后台支持,来产生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双重数据。

行政事业单位有必要尽快地依据新准则的要求,设定好新旧账套的衔接工作,提前了解各款财务软件等信息系统的功能,确保旧有账套数据不产生混乱丢失的情况,且又能与新账套实现数据汇总统一输出等高效融合。应提前调试软件,测试其数据的融合性能,同时加快开发新的系统模块,上线合同管理系统、工资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子模块,确保在新准则之下的各类业务数据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存与调用,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新政府会计准则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及会计信息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从业务能力、业务复杂程度上,还是从对财务结果要求的标准上,都变得更为严格,要求也更加明确。尽管如此,新的政府会计准则给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上所带来的挑战是暂时的,长期来看,新准则将有效地提高单位资产的管理效率,协助单位更好地树立财务报表内各个科目,确保其衡量的准确性、客观性,也增强了同行业不同事业单位之间财务数据的可比性,使单位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运营状况。所以,各行政事业单位当务之急应该积极响应新政府会计准则,结合各个部门的综合力量,从单位实际出发,研究如何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准则的推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