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截止目前为止,届高中生中出现了5位在两门不同学科竞赛中都获得金牌且入选国家集训队的选手。其中,2位学生来自北京人大附中,2位来自宁波镇海中学,1位来自华东师大二附中。
他们分别是:数学和信息双科国集选手邓明扬(人大附中)、罗煜翔(宁波市镇海中学)、虞同学(宁波市镇海中学)、左同学(华东师大二附中),以及数学和物理双科国集选手孙睿(人大附中)。
中学生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包含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五门学科,由各省初赛、全国联赛、各省省队选拔、全国决赛、国家队选拔和国际赛等系列赛事组成。其中,全国决赛每年举办一次,在全国决赛中获得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数学60名,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各50名,共名/年)。
获得一门学科的竞赛金牌已是艰难,获得双学科国集的选手更是非常罕见。
此前,届曾出现过一位数学与物理双科国集选手(人大附中胥晓宇),届也曾出现过一位数信双科国集(南京外国语丁力煌)。
而届则同时出现5位大神。他们究竟是何方神圣?
01邓明扬
邓明扬,江湖人称“小乖”,中学生竞赛圈中获封号“乖神”,是公认的“数理天才”。他在就读初三时便已在CMO中斩获金牌,入选数学国家集训队,随后又在CMO、NOI中获得金牌、入选数学与信息国家集训队。
但大神对金牌在乎吗?其实没有太当一回事。年,在斩获第6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的金牌后,他表示:“我对拿奖没有兴趣,我做研究只是因为有趣,如果有一天觉得我做的东西没有意思了,我会改行做别的。”
邓明扬来自高知家庭,其父亲的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博士毕业于北大,母亲也是一位科研人员。
据其父母介绍,邓明扬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珠算,锻炼数学思维,小学一年级开始接触奥数,三年级开始正式参加竞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获奖无数,在数学、信息竞赛圈里凭一己之力,掀起一次又一次风暴。
小学六年级,邓明扬便被人大附中早培班录取。进入人大附中后,邓明扬在初二便获得NOI银牌,随后在CMO中斩获金牌,全国排名第42名,成功入选国家集训队,也是当年集训队里两个初中生之一。
在同时学习两门竞赛,维持成绩年级前十的情况下,邓明扬还能保证每天十点前睡觉,桥牌与围棋也是Top水平。
今年,邓明扬更是中国内地高中里唯一一个拿到MIToffer的高中生!
02孙睿
除了邓明扬,人大附中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学神,他就是数学与物理双科国集选手孙睿,在高二获得CMO金牌、第36届全国物理决赛金牌。获得保送资格后,孙睿没有选择继续读高三,而是直接保送到级北京大学数学学院英才班。
孙睿对数学的兴趣始于幼时。孙睿的父亲曾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对他的数学学习有所熏陶。
孙睿的小学毕业于北大附小,与邓明扬一样,曾因成绩优秀,初中升入人大附中早培班。孙睿在初二时开始接触物理竞赛,高中以后才正式接触数学竞赛,但很快崭露头角,入选国家队。
对于英才班,大神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不过大家都是数学金牌而已。”
年北大英才班学科竞赛人数分配中,金牌人数最多,有14人,国集人数10人,国家队人数6人。目前英才班上数学物理双国集的只有孙睿一人。
03罗煜翔
除了孙睿,年英才班还收录了另一位双科国集选手,他便是来自宁波市镇海中学的罗煜翔。
罗煜翔(左三)
年11月,就读镇海中学高一的罗煜翔参加CMO,获得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在时隔半年的NOI,他又一次夺得金牌,当时他以分全国第9名的成绩晋级国家集训队。
据介绍,罗煜翔是因为《九章算术》而迷上数学。其父亲是一名教计算机的教师,很小便得到数学的启蒙。
罗煜翔的小学就读于海曙中心小学,初中就读于蛟川书院,初二便显现出惊人的数学天赋。当时,他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P)的复赛,在提高组与高中学生同场PK,获得了一等奖。
初二下学期,罗煜翔加入镇中的奥数竞赛队。让指导教师金国林印象深刻的是,当时他布置了一道有关平面几何的奥赛数学题,只有罗煜翔把这道题几乎都解出来。这道题非常难,到目前为止,竞赛队里还有很多高一、高二的学生解不出。
后来,在数学之外,罗煜翔又喜欢上信息学。因为数学基础好,所以他在信息学科也进步飞快。
罗煜翔回母校表达感恩
在年国际信息学奥赛(IOI)上,四名中国队选手皆进入前十,分列3~7名,团队总成绩第一!罗煜翔就是四名选手之一,他总分.62,排在第3名。
在第一次入选数学国家集训队时,罗煜翔就已经被保送了北大数学系。年,他正式被北京大学“数学英才班”录取。
04虞皓翔
最中间为虞皓翔
年7月18日,在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举办的NOI上,经过两天决赛,决出了晋级国家集训队的名单。来自镇海中学的虞皓翔以分位居16名晋级国家集训队50人名单。
而在今年的NOI上,虞皓翔更是获得了的高分,夺得全国第一名。目前,虞浩翔已保送清华计算机系。
05左骏驰
左骏驰(左一)
左骏驰在近期结束的CMO中获得了金牌,排名第14名,入选国家集训队。加上这次,左骏驰已经是第三次入选国家集训队了,上两次他分别获得了NOI和NOI的金牌。
左骏驰的老师对他的评价是:“他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梳理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能够合理利用时间,兼顾竞赛和综合学科的学习。”
左骏驰目前已经签约清华大学姚班,但其实,他在初三就获得了清华大学的一本线录取协议。
年1月,在清华大学信息学冬令营体验活动中,经过两轮比赛选拔和一轮面试选拔,左骏驰获得了清华大学的一本线录取协议,是全国初三就获得该协议的三人之一。
来源:AI科技评论、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