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到数据打架
大约一周前,笔者刚刚写了一篇短文,短文的题目是《这样的经济普查,究竟有什么价值》,说的就是中国的普查统计数据许许多多都是注水的,是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结果。结论是,中国的那些普查统计数据,基本上没有什么参考的价值。
这不,今天又看到这样的新闻。新闻的标题是《31省前三季度GDP出炉总和超全国总量5万亿元》。请看这则新闻的第一段:“中新11月26日电(李金磊)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全国31个省(区、市)前三季度GDP数据。天津和贵州以12.6%的增速排名第一。值得注意的是,31个省份的前三季度GDP总和为43.9533万亿元,超出全国GDP总量5.2771万亿元。”
看后,笔者只有苦笑。这则新闻,不过是再一次证明了笔者上述言论的不差。实际上,中国各级*府的普查统计数据,别看*府虽然动用了大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从最基层都开始注水,最终弄出来的那些数字,和实际情况,几乎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谁都知道这里面的猫腻。轰轰烈烈的普查、统计活动,除了劳民伤财之外,结果呢,就是个零。
笔者在前几天的短文里说“知道了吧?所有的普查数字都是捏出来的,所有的统计数字是做出来的。这些统计普查的数据就是一堆数字的堆砌而已。所以,这些普查、统计的数据毫无意义。”
其实,这还不仅仅毫无意义。笔者的上述短文还说,““一定高度”的、“更加漂亮”的数据,会让有关部门得到荣誉,会让有关领导得到*绩,得到提拔。由此可以看到,这种行为,就是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完全置国家利益而不顾,只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不管客观现实,故意弄虚作假。这是一种徇私舞弊的行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工作人员瞎忙一场,花费了几亿几十亿的人民币,却弄出来一堆虚假的数据,这难道还不是一种犯罪行为吗?
谁都知道,当代的中国,就是一个造假王国。不说人们吃的穿的用的商品,假货泛滥,就是人们的文凭,还有官员们的学历,有几个是真的?相比较起来假冒伪劣商品,人们对官员们的数据造假,还是比较宽容的。最多也就是发发牢骚,私下骂几句,如此而已。那些数据,尽管没有参考价值,但是,人们无论在干什么的时候,该引用的时候,还是照例引用。就像中国大陆的GDP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实话实说,正像不少友们说的那样,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主要得感激那些官员们捏造数字的水平。
吹牛是不需要负责任的。但无耻的官员们捏造数字,并不是简单的吹吹牛。他们是怀着个人的私自目的。目的就是往上爬。什么时候,把那些给数字注水的责任人给抓起来几个,判刑几个,才能使中国的普查统计数字,不再是一堆废品。也许这样,再普查统计出来的数据,才会有几分参考价值。
几十年来,我们的优良传统之一,就是只讲成绩,少讲不足,而且在讲成绩的时候,往往是尽量地夸大,为的是“不长别人的志气,不灭自己的威风”。所以,一般情况下就是成绩多算,举债少算,多摆成绩,少讲问题。估计那些造假的官员们,还有从事普查统计的工作人员,都深深领会这种精神,他们不仅是一直这样说,而且也是一直这样做的。
实际上,不仅仅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和省级*府打架,估计任何一级*府的数据都是和下面打架的。根据这样普查统计出来的数据,如果不打架,那就肯定是出*了呢!
可是,GDP的增长,和老百姓的感觉一直不一样。老百姓只知道自己的收入一直不高,而物价水平却是越来越高。不是有人说吗,国家的GDP每年增长8%,百姓感觉收入每年减少不止8%,物价增长同样也不止8%。
各级*府的数据打架的现象,还会一直这样下去。反正人们早已经见怪不怪了。赞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