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食管癌研究获重要突 [复制链接]

1#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通讯员徐平鸽*金娟欧晓芳

第十三届世界食管疾病大会(OESO)于年8月31日-9月3日在欧洲摩纳哥(Monaco)Grimaldi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团队在本次大会有10篇论文以大会发言的形式被录用。遗憾的是,作为世界食管癌第一大国,中国学者既往在OESO大会上介绍我国食管癌防治经验的次数不超过10次。据悉,本届OESO会议共收录篇大会发言论文,其中中国大陆地区有31篇。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会议发言论文即占中国学者总数的30%,实现该中心乃至中国食管癌研究的历史突破。足见该中心食管癌研究进步之巨大,已获得国际同行的肯定,跻身主流行列。

世界食管疾病大会(TheOESOWorldCongress)是由世界食管疾病专业委员会(WorldOrganizationofSpecializedStudiesonDiseasesoftheEsophagus,OESO)举办,是食管疾病领域中最具悠久历史、最权威的国际性会议之一。自年举办的第一届世界食管疾病大会以来,该会议共吸纳了来自85个不同国家共名的会员。

中国是世界食管癌第一高发国家,中国每年食管癌新发病例数超过全球总例数的50%。据卫生部年统计,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为恶性肿瘤中的第四位,每年新病例25.9万,死亡21.1万。中国食管癌的流行具有显著地理分布差异,而广东省是食管癌高发的地区之一,特别是粤东地区,包括潮州、汕头、汕尾等潮汕语系聚集区,食管癌发病率居高不下,对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危害极大。

自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成立以来,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为依托,该中心食管癌研究团队在食管癌首席专家、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戎铁华教授以及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所长傅剑华教授的关心与支持下,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推动食管癌防治工作的发展与进步。以本次OESO大会为契机,该中心食管癌研究团队将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进行一次系统性总结。在这10篇大会发言论文中,分别围绕“规范化”、“微创化”以及“精准化”三大方向,从基础到临床依次向国际同行展示了该中心食管癌研究的最新成果。

1.“规范化”系列研究

食管癌的治疗以外科切除为主要手段,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才能达到最大的根治效果。本次会议,王欣教授以原发肿瘤切除范围为出发点,林鹏教授以区域淋巴结清扫方式为论据,谭子辉博士以淋巴结清扫个数为切入点,分别就食管癌外科治疗的不同临床要点进行探讨,向国际同行展示该中心规范化外科治疗的长期疗效,有效的提高了医疗质量。

2.“微创化”系列研究

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在强调规范化根治性切除之外,还强调减少患者医源性创伤的微创化治疗。傅剑华教授团队是我国最早开展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团队之一。本次会议,傅剑华教授首次在国际会议上报道中国地区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相关情况。通过腔镜微创技术的运用,该中心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并发症较常规开胸手术

显著降低的情况下,取得与常规开胸手术类似的长期疗效,赢得国际同行的热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