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暨南大学医学院唾液外泌体中的嵌合RNA可 [复制链接]

1#

转录诱导的嵌合RNA是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但唾液中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嵌合RNA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价值尚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来自暨南大学医学院张灏课题组的研究人员探讨了唾液外泌体GOLM1-NAA35嵌合RNA(seG-Nchi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潜在临床应用,以期作为新的生物标记物进行肿瘤治疗反应、复发和早期检测评价。该研究发表于ClinicalCancerResearch杂志上(IF10.)。

肿瘤相关的特异性大分子可以进入进入血液和各种体液中,例如突变或嵌合核酸和蛋白质,有希望成为肿瘤液体活检的基础。外泌体是含有RNA和蛋白质载体的小的膜结合囊泡(30-nm),由各种真核细胞分泌到循环系统中。肿瘤细胞衍生的外泌体的内容物可能是潜在的肿瘤生物标志物的来源。唾液是易于获取的体液之一,很多研究对唾液外泌体的内容物的诊断和预后作用进行过探讨。

高尔基体膜蛋白1(GOLM1,也被称为高尔基体磷蛋白2和高尔基体膜蛋白GP73)是一种功能不完全清楚的II型高尔基体膜蛋白,但其参与肝细胞癌和促进肿瘤转移的能力已得到过证实。GOLM1基因与其邻近基因Nα-乙酰转移酶35基因(NAA35,也称为MAK10)一同位于人染色体9q21.33上。NAA35是N-末端乙酰转移酶C复合物的辅助亚基。研究团队之前筛选了一组已知在肿瘤中差异表达的32种嵌合RNA。相比于邻近非癌组织或正常食管组织,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GOLM1-NAA35基因的嵌合RNA(G-NchiRNA)高度表达。机理研究表明,G-NchiRNA编码可分泌的嵌合蛋白,并通过转录阅读、剪接或反式剪接产生,但不通过融合基因的突变产生。

ESCC是胃肠道中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六大原因。目前,没有广泛接受的用于ESCC筛查、治疗反应或复发的生物标志物。内窥镜检查、活组织检查和影像学研究是广泛使用的诊断和监测方法。这些方法通常是侵入性(内窥镜检查)或非敏感性(影像学)的筛查方式。最近,诸如细胞海绵或经鼻内窥镜检查的微创技术已经可以投入使用。然而,由于成本和检查带来的不适,这些检测方法尚未被普及。因此,迫切需要特异性且方便的生物标志物来优化ESCC的诊断和预后。

在这项研究里,研究人员评估了外泌体G-NchiRNA在小鼠和ESCC患者的组织和唾液中的诊断潜力。由于唾液收集是非侵入性和无痛的,研究人员进一步评估了唾液外泌体G-NchiRNA(seG-NchiRNA)作为易于获取的生物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并在两个前瞻性ESCC患者队列进行了治疗反应、复发和早期检测评价。结果发现,外泌体G-NchiRNA可在ESCC细胞和裸鼠ESCC异种移植瘤模型中被检测。SeG-NchiRNA水平反映了体内肿瘤负荷并与肿瘤G-NchiRNA水平密切相关。在包含训练组(n=)和验证组(n=)的前瞻性研究中,ESCC切除后seG-NchiRNA水平显著降低。此外,seG-NchiRNA还可以评估化疗放疗反应性,并比影像学检测更早地检测疾病进展。seG-NchiRNA水平的变化还可以预测了化放疗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该研究揭示了SeG-NchiRNA是一种可靠的评估治疗反应、复发以及早期检测的生物标记物。

图:SeG-NchiRNA可用于预测ESCC放化疗敏感性。

参考文献:

LinY,DongH,DengW,LinW,LiK,XiongX,GuoY,ZhouF,MaC,ChenY,RenH,YangH,DaiN,MaL,MeltzerSJ,YeungSJ,ZhangH.EvaluationofsalivaryexosomalchimericGOLM1-NAA35RNAasapotentialbiomarkerinesophagealcarcinoma.ClinCancerRes.Feb11.doi:10./-.CCR-18-.

临床科研设计和数据管理学习班(3.26-28上海)

大会日程公布—基因编辑学术研讨会

.3.30~31北京

第11期肠道菌与代谢课题设计,研究方法与SCI论文写作专题辅导班年3月30-31日上海

临床数据预测模型类论文专题研讨会(4/13-14上海)

“万用模版”SCI英文论文写作法学习班(年4月12日-14日上海)

第五届肠道菌课题设计及研究策略专题会议(/4/20-21北京)

科研SPSS统计思维实战专题研讨会(/4/20-21北京)

回复“外泌体”阅读外泌体最新科研进展及动态

回复“EV”阅读-年ThisWeekinExtracellularVesicles

回复“盘点”阅读外泌体领域十大前沿进展盘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