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殿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11/6706972.html食管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占全球食管癌发病率的49.0%,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中位居第4,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的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5岁后逐渐上升,在80~85岁达到高峰。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随着放射治疗技术和生物学研究的发展,食管癌放射治疗及放射治疗参与的综合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食管癌放射治疗过程中,电离辐射会不可避免的对肿瘤细胞及周围的正常细胞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患者的放射敏感性进行性下降、免疫功能降低及出现放射性损伤等,严重影响着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中医学辅助食管癌放射治疗可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减轻放疗不良反应及放射性损伤,在提高食管癌放疗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等方面具有优势。
1、中医药增加食管癌放疗敏感性
影响肿瘤放疗敏感性的因素很多。放射增敏主要利用物理手段或化学药物,如放射增敏剂,增加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度却不影响正常组织,从而提高治疗率。DNA前体类似物、DNA修复抑制剂、巯基和DNA结合剂,含碘类化合物、缺氧细胞增敏剂等是最常见的几种放射增敏剂。近年来中医药放疗增敏剂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
中医认为电离辐射是火热*邪,易灼伤津液,耗伤人体阴气,造成气阴两虚证,降低放疗效果。参麦注射液参考古方“生脉散”,其中麦冬红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麦冬养阴生津。李东辉等研究发现放射治疗食管癌的同时静滴参麦注射液,其治疗有效率(96%)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73.3%)。马纯*等发现用自拟化痰散瘀方联合放疗可提高痰瘀互结型患者的临床缓解率和瘤体稳定率,降低放疗的骨髓*性,具有增敏及减*作用。
吴珊等人在体外实验时发现天然药物牡丹皮酚可能通过下调COX-2和Survivin两种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食管癌ECa-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且与计量相关。李锦秋等发现川芎嗪联合放疗可以提高对ECa-19细胞株抑制率,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蛋白和Bax蛋的表达量有关。胡格等发现,单纯应用白藜芦醇对食管鳞癌细胞株TE-10和KYSE-并无抑制作用,而白藜芦醇联合放疗则可以明显提高食管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下调食管癌细胞中p-H2A.XSer表达、上调其JNK1的表达以促进凋亡发生有关。上述研究均显示出了中医成方及中药提取物对辅助食管癌放射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2、中医药增强放疗食管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在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时,肿瘤的发生率增加。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会明显降低。另外,免疫功能对肿瘤的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放疗可抑制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因此,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在肿瘤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艾迪注射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抗癌制剂,由斑蝥、人参、*芪、刺五加等中药组成,可清热解*,消瘀散结,常用来治疗各种肿瘤。
毛海燕等放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将经细胞学或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发现该药可改善血清CD4+及CD8+水平,减轻放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并降低放疗引起的免疫功能抑制。
李玉海等将8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口服益气养阴方加味+放疗)、对照组(单纯放疗)进行治疗,治疗后发现,联合组食管癌患者的CD3+、NK、B、CD4+、CD4+/CD8+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机体的免疫功能显著提高,且临床症状、证候得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减少。适形放疗联合通莲Ⅰ号方可抑制食管癌患者血清中TNF-α、IL-2R和CP表达,从而改善患者的短期免疫功能;但治疗后部分患者相关指标再次升高,其远期疗效等则需进一步观察。
李云鹏观察在老年食管癌患者化疗后进行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香砂八珍汤,可明显提高血清中IgA、IgG、CD4+、CD4+/CD8+等相关免疫学指标,患者的不良反应减少,生存质量得以提高。香菇多糖是一种从香菇实体中提取的免疫增强剂,研究发现香菇多糖联合放疗可明显提高食管癌患者体内CD3+、CD4+、NK细胞数量,减缓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以改善免疫功能并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作为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的辅助药物。
回生口服液(益母草、鳖甲、水蛭、虻虫、干漆、桃仁、红花、川芎、延胡索、三棱、乳香、没药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可消瘕化瘀,常用来治疗肝癌、肺癌,但最近研究发现回生口服液可提高放疗后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免疫细胞活性,提高放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康艾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人参、*芪、苦参,可益气扶正,王伟华等发现康艾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3、中医药防治食管癌放疗合并放射性损伤
随着放疗的逐渐普及,放疗带来的放射性损伤逐渐受到临床重视,放射线对生物体产生的电离作用,也可使照射区域的正常组织和细胞遭受损伤和破坏。临床上食管癌患者放疗常见的损伤主要有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损伤。放疗期间出现急性放射性损伤不但影响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甚至可能使患者不耐受而被迫中断放疗,失去治疗机会,所以如何在放疗期间减轻放射性损伤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中医药在防治食管癌放射型损伤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食管的鳞状上皮对放射性物质较为敏感,放射性食管炎是指放射治疗过程中被放射线照射后的正常食管出现的非特异性无菌性炎症反应,病理上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等。放射线照射会耗伤食道津液,导致阴液流失,食管干涩,饮食难入,胸骨后隐痛、烧灼感,久则引起气滞、痰湿、血瘀,最后痰瘀互结于食道,造成食道溃疡或梗阻。
康复新液是从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的淡棕色的液体,可通利血脉、养阴生肌,临床研究发现不仅单用康复新口服液对食管癌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有较好的防治疗效,且康复新联合应用中成药如痰热清注射剂、鸡蛋清等也能发挥较好的疗效。
陈延春等运用中药方剂玄参甘桔汤协同放疗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可明显降低放疗的不良反应,有效预防和治疗放射性食管炎,提高放疗完成率。张现伟等用云南白药粉联合放疗合剂治疗放射性食管炎例,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崔珍等发现解*生肌方联合放疗组治疗食管癌,可延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时间,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并明显降低Ⅱ级以上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另有研究表明采用验方扶正减*颗粒、养阴解*汤、蛋珍油联合放疗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效果良好。
放射性肺损伤也是食管癌患者在放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初期表现为放射性肺炎,患者常有咳嗽、气短、口干、咽痛等症状,这会限制放射治疗的剂量并影响放疗效果。放疗结束后六个月,放射性肺炎可逐渐发展为放射性肺纤维化,这个过程不可逆转,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
目前,食管癌放疗引起的放射性肺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柏会明等研究中药提取物汉防己甲素联合放疗食管癌,可阻止肺弥散功能的恶化,预防早期放射性肺炎及晚期肺纤维化,减轻肺放射性损伤。崔珍等在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过程中联合应用清肺祛瘀汤,发现治疗组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降低,近期临床获益率、KPS评分均增高,提示同步放化疗联合应用清肺祛瘀汤可降低食管癌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减轻放射性肺损害的程度,并改善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4、讨论
目前,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中医药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可减轻*副反应、增加反射敏感性、增强免疫功能、预防或者改善并发症,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等方面展现了独到的临床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纵观近十年来中医药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实践,虽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病案积累,但从病案报道中可以看出,其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研究尚显不足,缺乏作为高水平循证医学依据的病案报道,因而,在这一方面应在实验设计时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在案例报道中运用中医药理论深入分析不同病案的方证对应关系,以提高中医药辅助治疗的精准性和系统性研究尚显不足,以至难于从临案报道的数据中总结出中医药联合放射治疗食管癌规范化的诊疗标准和治疗方案。
其次,此类研究中使用的方剂多局限于经验方、自拟方,而充分体现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临床应用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传统经方、名方研究较少,这或许是影响临案权威性的一个因素。另外,相关报道的方剂剂型多为汤剂,汤剂口感较差,这使得以吞咽困难、饮食难下为主症的食管癌患者依从性更差,有待改进。
再次,现有的报道多以临床有效性研究为主,在临床有效性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其机制的基础研究不足,也缺乏对经验方、自拟方与经典方间的理论相承性或理论创新性的深度探讨,以至临床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脱节,降低了临床有效性对理论系统性的促进作用,未能充分将中医药辅助食管癌放疗的治则治法更进一步理论化,以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和技术。
中医药与放射治疗精准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有关同仁应不断加强学科领域融合研究,以大量具有循证医学依据的临床研究为基础,并以经方为主要研究对象,加强方证对应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以促进针对中医药辅助食管癌放疗的治则治法上的突破,促进其临床实践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转自:光明中医(19)
作者:朱芮1完家进2杨联河3
找药宝典患者讨论群
找药宝典已开通食管癌患者讨论群,在这里您可以与其他患者交流病情,讨论治疗方案,分享抗癌经验,寻求帮助。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