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朱虹
幼有所育,民生大计。从教育的各个阶段而言,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特别是贫困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和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城市学前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入园难、入园远、入园贵”问题仍非常突出。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国家提出的目标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必须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
一、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接受科学的学前教育,能够对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品质、身心健康、习惯养成产生终身影响,为儿童创造良好的人生开端。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日益成为无数家庭的新期盼;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和流动人口的大幅增加,保障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接受公平的学前教育日益成为改善民生的新课题。当前,学前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专门做出重大部署,指明了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国家、省、市、县不同层面已经或者正在出台一系列政策,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教育财政投入大幅度增长,学前教育加快发展的条件保障更加有力;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出了一些学前教育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人民群众热切期待,关爱幼儿的理念进一步普及,全社会支持学前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把学前教育办好。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抓住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以构建“保基本、广覆盖、提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为主要目标;以培养健康快乐的儿童为根本任务;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为基本方针,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
二、要有先进的办园理念
办园理念是幼儿园的灵魂。办园理念包括:先进理论的吸取、明确的特色目标、可持续发展规划,全园教师的接纳程度、良好氛围的创建等。一是立足于幼儿园实际。一所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应立足于本园实际,与幼儿园的办学历史与文化积淀相结合,只有这样才有能抓住幼儿园的本质特点与精神内核,提出富有本园特色的办园理念。每个幼儿园不管创办时间长短,都会有自己的文化与气质,而且随着教育实践的开展与深入,最终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他人不可复制的独特传统与集体风貌。二是准确把握发展定位。这是办园理念的核心。在思考和确定发展定位时,要充分考虑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与时代要求,当前就是要严格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把服务幼儿的发展需要、把促进教育机会与教育过程公平作为自己办学努力的重要方向,进一步提炼幼儿园教育的办学宗旨与目的,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三是真正实践办园理念。为了实现办园品牌的提升和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每位园长都应努力实践本园的办园理念,而不要使之仅仅成为一种文字游戏或口号。四是让办园理念引领办园特色。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在创特色创品牌,为幼儿园发展赢得更广泛的支持与更广阔的空间。这种努力的方向本身没有什么错,但如果幼儿园创特色仅仅是为了多收费,多吸引儿童入园,就有可能偏离幼儿教育的本质与使命。所谓办园特色实质上应是每个幼儿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办园经验,如意大利瑞吉欧的“方案教学”、蒙台梭利的“混龄操作”等。因此,在考虑办园特色时,必须要以办园理念为引领。
三、要有优秀的师资队伍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步,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是抓好幼儿教育的根本保证。要把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重点要做好四件事:一是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幼儿教师每天都与孩子和家长进行交往和沟通,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道德品质的养成。幼儿园应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地位。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加强师德规范建设,只有让教师了解和把握了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和义务,他们才能有所适从,才能明确师德实践的方向。要加强教师自我教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发挥表率作用,“说千言道万语,不如做个好样子”,凡是要求教职工做到的,园领导首先要做到;要求教师不去做的,园领导坚决不做。二是完善教师补充机制。要在大学特别是师范大学设立幼教专业,培养专门的幼儿教师,真正把那些有爱心、了解儿童生理、心理、懂幼教规律的教师充实到幼儿教育队伍中来,决不能为了快速补充师资而降格以求。要按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进一步明确幼儿教师的资格要求。幼儿园在新录用教师时,一定要严格执行专业标准,坚持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在聘用教师时,要依法签订协议,明确待遇、聘期和责任义务,防止出现新的代课教师,产生遗留问题。三是加强幼儿教师培训。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重点是增强幼儿教师的责任感和职业素养,使她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实践能力。要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针对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对园长、骨干教师和新入职教师分别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着力解决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探索和总结适合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内容和方式。要组织实施好幼儿园的园长及骨干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要选择有学前教育教学和培训经验的院校和专业性师资培训机构承担任务,保证培训的高质量高标准。要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培养规模,挖掘现有幼儿师范学校的办学潜力,认真总结和推广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四是保障幼教人员待遇。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保健人员实行持证上岗。要保障幼儿园在编、外聘人员的工资水平,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民办幼儿园举办者要与聘用教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兑现教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要完善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对长期工作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的公办幼儿园教师,按国家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将幼儿园园长、教师纳入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的评选范畴。
四、要有科学的保教观念
确保孩子们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是发展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衡量学前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应试教育和社会上一些不良宣传影响,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保育教育工作,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幼儿园应主动适应科学保教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幼儿园不得提出硬性的掌握文化知识的指标,不得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在教学环境上,要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多种活动空间,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严禁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和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名义向幼儿园推销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幼儿园不得要求家长统一购买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材料,不得违反规定超额编班。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科学保教的引导,要规范小学招生,严禁小学举办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测试等招生选拔考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小学招生的依据。要加强业务指导,研究建立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切实加强对各类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动态监管,定期对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进行专项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要责令其限期整改。要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和引导各种传媒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幼儿园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实现家园共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要有规范的幼教管理
当前,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基础较差,管理相对滞后。一些省市适龄儿童入园率仅在70%—80%左右,公办幼儿园只有30%左右,必须坚定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补贴民办幼儿园,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快速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果管理水平跟不上,不能有效防止和及时解决快速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仅会影响发展速度,还会给长远发展造成不良后果。规范管理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一要重视标准建设。有了标准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标准就有了监管的依据。国家已经或将陆续出台幼儿园的建设标准、收费标准、教师资格标准、保教质量指南等系列幼儿园规范文件,这对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管理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类幼儿园要严格执行好标准。二要重视安全管理。幼儿园的安全是大事,不能有一丝懈怠。从幼儿园的选址、设计到施工、使用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并根据幼教特点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要切实加强幼儿园食品安全、保育安全、车辆接送安全、疫病安全工作,对教师资质、人员流动、教育教学实行动态监管,强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避免意外伤害。对民办幼儿园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准入门槛,加强督促检查,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儿童身心健康、茁壮成长。三要重视规范收费。幼儿园要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特别要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备案程序,实行分类指导。要加强对幼儿园收费行为和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幼儿园不得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等名义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不得收取建园费、赞助费等费用,不得向幼儿和家长推销图书、玩具等商品。四要重视人才建设。一流的幼儿园,必须有一流的园长、一流的骨干教师。一个优秀园长和骨干教师的成长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自身先天的条件。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必须要有唱歌、舞蹈、绘画、文学等方面的才华,还要有对孩子的亲和力等,这些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第二是个人后天的努力。自己必须要有对幼儿教育的执着追求和持续学习的毅力。第三是组织培养推荐。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园长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帮助他们成为幼教方面的专家和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