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康复成果展 http://www.csjkc.com/yydt/m/1130.html相信很多人对孙燕院士都有一定的了解。
孙院士是我国著名的临床肿瘤专家,也是我国工程院院士。今年的他已经91岁了,算起来在癌症研究领域已经工作了60年,在这60年的肿瘤研究生涯中,孙院士获得了非常多的科研成果,也拿到了非常多的奖项,称得上是我国临床肿瘤领域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虽然孙老院士已到耄耋之年,但他看起来精神矍铄,说话依然铿锵有力。孙院士曾自信地说,若是自己身上出现了什么健康问题,那么一定是早期,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他也用自己的研究经验给了众人一些忠告,下面就分享给大家。
癌细胞最喜欢5类人,若你不是,那恭喜了
第一类:热爱抽烟的人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多达数千种,这些有害物质不仅仅只是途经口腔、咽喉、肺、鼻腔等部位,它们还会进入血管影响到全身健康。很多人以为抽烟只会导致肺癌,事实上,吸烟是肺癌、喉癌、鼻咽癌、食道癌、肝癌、膀胱癌、宫颈癌等多种癌症的“元凶”之一。
孙院士称,要像控制酒驾那样去控烟,尤其是爱抽烟的厨师,那么患上癌症的机要比正常人要高10倍,若能把烟戒了,一定程医院。
第二类:吃饭要吃到撑的人
老一辈的人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多吃点”、“要吃饱”、“别饿着”等,总之,他们认为吃饭就要吃饱,这和他们曾经“吃不饱饭”的经历有关。然而,从人体健康的角度来看,哪怕饿着也不要撑着,最好的饮食习惯就是“7分饱”。
孙院士称,很多人喜欢高热、高脂、高糖食物,而这些食物都非常符合癌细胞的“胃口”,尤其是肥胖的人,由于身体各器官组织承担的负荷更大,就容易被癌细胞趁虚而入。孙院士自称自己也难以抵挡美食的诱惑,所以他每次吃饭吃到七分饱后就会主动离开饭桌。
第三类:熬夜如家常便饭的人
熬夜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谓是家常便饭,尤其在这手机越来越智能的年代,很多人都是动不动就熬夜到凌晨往后。
然而,很多研究表明,熬夜对身体的免疫系统危害最大,而免疫系统是抵御癌细胞的重要防线。同时,熬夜还会影响内分泌、肝肾功能、心血管等系统的正常运行,久而久之就会危害身体健康。
孙燕士称,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和充足的睡眠,是防癌的重要举措,成人每天应该睡眠7~8小时。
第四类:爱生气的人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会影响到机体状态,也会影响到癌症的罹患几率,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应激说”。当一个人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的状态时,就会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当应激反应过强时,身体免疫力就会下降,从而给癌细胞可乘之机。
癌细胞和免疫力的关系就犹如洪水和堤坝的关系,堤坝塌了,自然就要遭洪灾。
孙院士称,自己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深刻感受到如今的生活要比以前好多了,他劝现在的年轻人不要因为生活压力大,就总是生气和钻牛角尖,凡事应该想开点,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生活充实了,还能防癌,一举两得之举。
第五类:视体检为浪费钱的人
现在的人都很奇怪,他们情愿每年花费数千上万元给自己的爱车保养、上保险,却不愿意花点钱和精力给自己的身体进行体检,要知道,身体才是你的“爱车”,而且是唯一不可替代的。
须知道,大多数癌症病例的早期甚至中期,都不会有很明显的症状出现,如肝癌、肺癌等,要想在癌症面前幸存下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是最为重要的。
孙院士称,自己是个有家族肿瘤史的人,也早已跨入了癌症罹患高峰期的年龄段,属于高发肿瘤人群。但是,孙院士自信说道,哪怕自己真的患上了癌症,也一定是早期,这是能控制的,因为自己有充足的防癌知识以及定期体检。
车坏了可以换,身体坏了可就换不了了,所以,建议大家要像给自己爱车年检一样去爱惜自己的身体。
这些防癌经验虽然看似简单和老生常谈,却是最有效的,而很多人连这些最基本的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