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暑期治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10625897.html年1月16日,由国内核心期刊和多位食管癌领域临床专家加盟的高质量期刊联盟,携手百济神州公司发起的“高质量期刊联盟-食管癌临床科研交流项目”会议正式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到多位临床科研领域知名大咖、统计分析领域专家和期刊主编,探讨食管癌最新研究进展、统计学在临床科研中的运用以及高质量期刊发表,赋能临床科研医师,尤其是中青年医师,为中青年医师提供系统性、专业化的科研方向指导,梳理科研思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最终发表科研论文,助力其快速成长,在食管癌治疗领域上发出我们中国专家的声音。
专家荟聚大咖云集
本次会议由医院的王*教授、医院的曹国春教授和医院的相加庆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王*教授指出本次学术会议内容十分丰富,首先感谢全国各地食管癌治疗领域、放射治疗领域各位专家来助力于今天的会议。高质量期刊的学术联盟,正是基于食管癌治疗领域深耕细作的工作,不仅仅协助医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也协助科研方面取得更好成绩。特别感谢百济神州搭建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会议内容的方向非常契合临床工作的需求,帮助中青年医生发表更多高水平学术论文,在食管癌领域增加对世界的影响力。希望疫情早日消散,能线下相聚,学术交流不仅仅是学术的面对面碰撞,更是友谊的增进。预祝大家虎年心情愉快,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随后曹国春教授大会致辞,首先欢迎大家来参加本次高质量期刊联盟临床科研大会,该大会是系列的培训,年进行了很多场,每一场的反响都非常巨大。临床医生临床工作做的多,但是经验总结、临床研究设计方面常常是短板。百济神州联合国内高质量期刊共同组织了学术培训活动为临床医生送来了临床研究的设计、注意事项,统计学问题、总结成高质量文章和文章发表等知识。我们不仅要做临床的实践者,更要做临床的传承者,将临床实践和临床经验发表成高质量文章,促使医学进步,更能使我们的食管癌不断向前发展。中国是食管癌发病和死亡大国,如果我们中国食管癌的治疗和研究能够领导全球的食管癌研究,那一定会成为世界的指南和规范。目前我们的临床设计、临床总结、文章成型都缺一点正规培训,相信高质量期刊联盟提供机会能够使我们中国的整个学术水平大大提高。感谢百济神州提供的学习平台,让我们聆听医生更好的实践,医生处在非常好的时代,中国民族企业制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治疗水平的上升;民族企业公益的心,使我们把临床研究工作和文章组织工作都能够进一步的推进。非常感谢各位专家的参与,预祝本次培训大会圆满成功。
最后相加庆教授指出食管癌是我们国家很常见的肿瘤,但是我们现在治疗引用比较多的指南还是西方的,西方国家的食管癌以腺癌为主,而我们国家以鳞癌为主,用他们的一些研究结果来指导我们的治疗其实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国外研究代替我们中国的食管癌的研究其实是不行的。我们国家一些专家也发表了一些较好的文章,但总体来讲,我们中国人做的研究,特别系统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还是比较少,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全国食管癌相关的医生能够把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能够不停、不断的发表高质量文章。让中国人在食管癌领域,讲出的话就能作为国际标准,是食管外科医生的奋斗目标。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王*教授致辞
曹国春教授致辞
相加庆教授致辞
谭黎杰教授致辞
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本环节由医院的史健教授主持,史健教授首先欢迎大家来参加本次大会,随后的两位专家将为大家带来精彩专题讲座。
史健教授主持第一环节
医院的刘凌翔教授带来《科研导航下食管癌免疫治疗地图日渐清晰-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策略》的专题报道,刘凌翔教授表示食管癌患者多是晚期患者,以往食管癌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尤其是内科治疗;目前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一线、二线及术后辅助,包括新辅助治疗都有所建树,本次汇报晚期食管癌的治疗的进展。从二线免疫单药治疗、一线免疫联合化疗、免疫研究探索的三个部分介绍。多个晚期二线的Ⅲ期研究证实PD-1单抗可以给食管癌带来生存获益,在放化疗治疗陷入瓶颈的时候,是难得的进展。替雷利珠单抗本土研发,立足全球,得到国际认证。RATIONALE研究一项探索替雷利珠单抗对比化疗用于晚期二线食管癌的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入组人群地域分布更符合真实世界,PD-L1表达比率与KN-基本相当,入组了更多晚期患者,研究结果替雷利珠单抗组显示中位生存期延长2.3个月,死亡风险下降了30%,PD-L1高表达人群中位生存期延长3.5个月,死亡风险下降了46%;有PFS延迟获益趋势,替雷利珠显示良好安全性,相较于其他同类药品具有更好效果。RATIONALE研究是晚期食管癌首个一线免疫联合化疗研究数据报道,其结果显示试验组客观缓解率达到46.7%,中位PFS时间达到10.4个月。随后介绍了免疫抑制剂的其他同类临床研究,食管癌的化疗方案FP和TP的选择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免疫治疗与哪些化疗药物联合增效还需考量,RATIONALE研究将会进行对比研究,期待其研究结果的公布。
随后中医院的许建萍教授带来的《替雷利珠单抗药学优势在食管癌治疗中疗效和安全性的关联性探索》的专题报道,指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食管癌的治疗连下三城,从二线到一线,到术后辅助治疗,让食管癌患者全线获益,尤其是食管鳞癌患者。以晚期ESCC一线治疗为例,RATIONALE研究显示替雷利珠单抗疗效更优。其疗效优势来源于替雷利珠单抗的四大药学优势,首先Fab段彻底持久阻断,使替雷利珠单抗与PD-1受体蛋白的结合面更大,更彻底阻断PD-1/PD-L1的结合。替雷利珠单抗Fab段与PD-1受体的亲和力高于同类抗体,其亲和力也更强,抗体结合抗原的能力越强。其次Fc段改造避免了ADCP效应造成的疗效降低,能减少巨噬细胞导致的抗体吞噬作用,大大减少超进展的发生,从已报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体的超进展数据分析,显示使用替雷利珠单抗不同癌种中的超进展比例大幅下降,减少巨噬细胞生物学相关的炎症反应。再次替雷利珠单抗半衰期长,终末半衰期约26天,抗肿瘤清除率稳定,不随时间变化,不需要调整剂量,也适用轻、中度肾损伤及轻度肝损伤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最后IC50、EC50值达到同类药物最低范围,能够通过促进T细胞释放更多炎性因子,增强抗肿瘤活性。
观点碰撞精彩纷呈
本环节由本环节由医院的史健教授主持,中医院的邓垒教授,医院的王建波教授,医院的袁媛教医院的翟志刚教授共同参与。邓垒教授非常高兴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对于晚期食管癌,目前免疫点抑制剂的研究数据比较多了,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或者单用免疫治疗数据还不错。局晚期不可手术患者,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的数据也逐步丰富。本人参与的RATIONALE研究的来看,通过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从临床实践上看,替雷利珠单抗后续发生肺炎几率非常低,可能与替雷利珠单抗的药学结构优势相关,也可能与食管癌放射治疗照射的位置有关。不管RATIONALE研究设计上还是看最后的终期临床结果来看,还是比较放心的,终期分析的结果马上也快出来了,对于局晚食管癌患者,非常有希望提高疗效,同时不增加副作用。王建波教授指出食管癌是我们国家的特色癌种,目前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从二线逐渐过渡到一线,越来越多用于新辅助治疗和联合治疗,免疫治疗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个人使用替雷利珠单抗的经验上看,感觉替雷利珠单抗非常好,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或者严重的副作用,在临床是非常安全有效的。中国的医生如果多做一些研究,对我们老百姓是非常获益的。袁媛教授表示非常感谢有学习的机会。食管癌在苏北地区非常常见,在传统的化疗的基础上加上免疫治疗确实是很不错的治疗模式,疾病缓解率挺高,在临床研究当中都可以看到很不错的样结果,还有替雷利珠单抗的疗效是有目共睹,安全性的也是非常可靠的。期待RATIONALE研究的结果尽快能够面世,让我们有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来选择药物的应用。翟志刚教授表示很高兴来参加专题的学术讨论。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以前能手术的尽量手术,如果初始手术有切除困难的,还有手术机会的,可以进行新辅助治疗,以后做手术治疗。对于晚期的患者,过去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但是OS的改善比较有限。一系列临床研究提示在晚期食管癌治疗当中,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加上免疫治疗,患者的OS明显的改善,对于食管癌晚期病例的治疗,在加治疗措施的同时,也要考虑患者的耐受性。因为本来放化疗以后,患者近期的不良反应还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心肺功能的副反应的。替雷利珠单抗Fc段改造使得它的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于同类单抗的副反应发生率更低,副反应更可控,觉得替雷利珠单抗加上以后对于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耐受性会更好。史健教授总结道在食管癌领域,在全程管理过程中在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时段,不同的状态,选择不同的治疗的方法,通过精准诊断,精准治疗,最终为食管癌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
统计先行精准助力
本环节为由中国肺癌杂志的刘谦主编主持,刘谦教授指出研究成果好,应该发表出来,供同行参考,本环节临床实践设计、发表细节等。本环节内容十分精彩,随后三位专家将为大家带来精彩专题讲座。
刘谦教授主持第二环节
首先百济神州的廖珊妹博士带来了《从RATIONALE研究看生存分析》的专题报道。廖珊妹博士通过RATIONALE研究的案例分析讲解在临床研究中统计学知识点的运用,RATIONALE研究是一项替雷利珠单抗对比化疗用于二线食管鳞癌的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该研究是以生存分析为试验终点的研究设计,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样本量的计算,跟哪些因素有关,入组速率和脱落率对样本量计算的影响。用的动画介绍了生存函数的产生,从数据怎么得来的,两个以上生存曲线的该怎么比较,HR的估计的模型,从RATIONALE研究背后看临床研究的实际情况,生存分析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治疗交叉的问题产生及从统计的角度具体解决方案。运用统计学角度解决临床科研过程中的问题,尤其是KM曲线介绍深入浅出,深受大家好评。
随后医院的梁斐教授带来了《食管癌Ⅱ期临床研究设计要点》的专题报道。对于Ⅱ期临床研究是临床医生开展探索性研究好的切入点,首先就必须确定研究终点的选择,介绍了晚期肿瘤常用研究终点指标OS、PFS、ORR的优点和缺点;分析了延长随访间隔期对PFS的影响。介绍辅助治疗的研究终点常用DFS或RFS,并分析DFS与OS的作为临床终点区别。新辅助治疗研究终点PCR/MPR/EFS率作为主要终点,MPR在肺癌新辅助治疗领域被广泛认可和使用。手术相关研究可选R0切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在研究设计类型与样本量计算部分,Ⅱ期研究的设计单臂Ⅱ期研究和随机Ⅱ期研究;指出单臂Ⅱ期研究是肿瘤领域最常用的设计类型,具有样本小,操作简单的优势,介绍了P0和P1如何确定,Simon两阶段方法是在单臂Ⅱ期研究最常用设计,分析了单臂和随机的对比研究设计类型,并举例说明。随后讲解随机对照Ⅱ期临床研究并举例说明,并讲解什么时候应该选择单臂什么时候应该选择随机对照。最后从统计学角度对Ⅱ期临床研究进行总结,Ⅱ期临床研究切入点关键是确定研究终点设计类型和计算样本量。
最后ClinicalMedicineInsights:Oncology的田玲玲主编带来《英文SCI肿瘤学期刊选刊与发表》的专题报道,田玲玲主编首先介绍了SAGE的历史。如何选择正确的期刊,研究结束后,首先确定投稿期刊,从影响因子、出版模式、审稿速度、投稿及发表相关费用、审稿模式5个方面选择,也可以向前辈请教经验。如果不确定是否属于期刊的范围,可以给编辑部发投稿咨询邮件。随后介绍了SAGEPath的投稿模式,投稿注意事项,如何选用第三方编辑服务等。需要注意避免一稿多投,投稿伦理问题,预印本问题的解决,投稿相关指南。在题目和摘要部分,有时会决定文章的投稿是否成功,需要着重注意,基本信息要根据投稿期刊的要求来写,医学主体部分由投稿指南决定,要保持与编辑部联系。报告最后介绍论文审稿过程和回复审稿问题的注意事项。
各执己见探索真知
本环节为由中国肺癌杂志的刘谦主编主持,医院的陈赟教授、医院的赵敏教授、医院的张*华教授和大连医院的邹丽娟教授共同参与。陈赟教授表示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高质量期刊联盟会议,会议上半段回顾了百济神州的一系列研究及一线二线的研究结果;下半段廖博士和梁教授的统计学知识,还有田主编的论文投稿与发表,收获颇多。尤其是样本量计算是如何得出来的及KM曲线,曲线模拟使我KM曲线的解读更加深入。梁教授提到在临床实践当中从Ⅱ期来入手,也是更方便的,对于研究终点的选择提供了非常好的建议,临床医生在设计临床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去跟统计师请教,讨论具体样本量的计算以及实验的合理性。赵敏教授表示两位统计学家和一位主编的介绍受益匪浅,尤其对KM曲线的解读,Ⅱ期临床研究的设计开阔了思路,田主编关于投稿的介绍对于论文撰写投稿非常有帮助,并与梁教授探讨了关于HR值比较的问题。张*华教授表示目前主要从事食管癌放疗的临床研究,十分感兴趣今天的大会内容。免疫治疗时代来临后,免疫联合放化疗出现很严重的免疫性肺炎,就在Ⅱ期临床研究中是否应该单独不良反应作为一项考虑到研究终点上和样本量的计算与梁教授进行了交流,梁教授对该问题进行了解答及建议,以疗效为基础临床研究可以在评估疗效的基础上也加上评估安全性。邹丽娟教授表示今天会议同以往会有很大的差别,今天对于我们临床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和尤其搞学术又接触临床的医生。把我们有治疗优势的病种的临床经验能够总结出来,从临床设计到工作总结、发表高分文章。更重要的是把我们的临床工作推向世界,能够发出我们中国的声音。今天也和大家一样也是受益颇多,希望在食管癌治疗领域,我们中国的专家能够带领大家进行更多全国多中心的研究,在世界上发出中国的更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能够参与指南改写。
引领突破凝心聚力
大会最后,大会主席王*教授总结道:通过今天大会的收获非常大,讨论碰撞非常热烈,统计学对于临床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希望以后能够更多与各位专家交流探讨。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方面开展的一些临床研究,影响十分深远,也有很多统计学方面的运用。很多问题包括科研立题思路,将来确实通过讨论和碰撞,临床实践,改变临床实践用药的指导准则。以患者为需求,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当免疫治疗从晚期的二线走到晚期的一线,后续还有更多的科研问题需要我们的药学专家、临床专家不断努力,不断开拓临床研究。最后感谢优秀的讲者,主持、讨论嘉宾及线上参与观众,预祝大家新春愉快,虎年大吉,虎虎生威。
本次会议,各位专家在食管癌治疗领域、论文投稿方面进行了分享和交流,通过高质量期刊联盟平台,不断的分享与学习,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共同促进我国食管癌治疗领域的发展,使中国成为食管癌领域的引领者,造福更多的食管癌患者。
扫描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