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区重点高中生两次斩获全国化学竞赛初赛 [复制链接]

1#

上师嘉高学生陈勇。

日前,年第36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成绩单公布,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高三学生陈勇“梅开二度”,再次获一等奖。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生在奥赛中拔得头筹,打破了该赛事奖项由上海几所头部高中垄断的现状。

陈勇的出现,让上师嘉高校长李元颇感惊喜,也带来了他的思考——这所高中男生比例高、偏科生较多,陈勇的培养之路可以复制吗?可以从中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吗?

“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的录取平均分数也许不及顶尖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但有不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潜力都不错,尤其是一些学生对于某些学科的兴趣和能力未必比头部高中的学生弱。”李元告诉记者,如何为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发展路径,让更多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挖掘更多可能,这才是高中学校育人的意义所在。

“区重点”如何走出两次奥赛一等奖学生?

上师嘉高化学教师罗美玲,是挖掘陈勇在化学学科上潜力的“伯乐”。陈勇中考的分数不算太高,但是在高一的一次化学月考中收获了满分,这让他对化学学习兴趣暴涨。罗美玲发现后,便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多给他回答问题的机会,并主动在课后为陈勇解答疑惑。

在罗美玲的鼓励下,陈勇鼓起勇气报名化学竞赛。起初,包括陈勇在内的不少同学都有点疑惑:“老师,这类竞赛的奖项总是被名校学生包揽,我们学校的同学能行吗?”每当此时,罗美玲总是信心满满:“谁说只有名校学生才能参加奥赛?哪怕没有获奖,你们只要有兴趣都一定要试试。”

在李元看来,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需要老师及时发现、保护、点燃。“如果老师觉得花费这么多时间精力去竞赛,最后对考大学也没什么帮助,可能就劝退学生了。但是当老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