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朱淑贞该跳西湖hevppptc [复制链接]

1#

朱淑贞该跳西湖


钟治德星光如霜,读不眠的秋夜,有虫吟唱。蓦然冒出王蒙被人争议的观点:中国有影响的作家不多,是因为自杀的作家太少。居然想到给中国古代作家排个该自杀的顺序,屈原以下,列出一串。当追溯到南宋的日子里,总以为李清照该投长江,朱淑贞该跳西湖。西湖拥挤着人文,一位才女的幽*,还盛得下,西湖的水,岂只是白娘子的泪。朱淑贞,西湖女儿,故居据说就在杭州中山路。曾经的探寻,西湖山光水色,处处浓装淡抹,朱淑贞的影子正在和风细雨里踽踽而独行。看一眼柔情万种的湖,望一眼温润绵延的山,那“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的歌吟,像游丝一样破空而来。这是朱淑贞的《春怨》。西湖的美,如梦如幻,梦幻里看景,孤山是孤的,断桥是断的,长桥是不长的。朱淑贞的著作,名《断肠集》,有诗300首,词30首。读她,总觉得比李清照更刻骨铭心。宋人魏仲恭为《断肠集》所作序介绍这位才女云:“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郁不得志,故诗中多有忧愁怨恨语,每临风对月,触目伤怀,皆寓于诗,以写其胸中不平之气,竟无知音,悒悒抱恨而终。”这样的序言,也许就是西湖里装着的那些忧伤宋词诠释:“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站在白堤苏堤上,就站在了过去和现在的合龙处。偏安南宋王朝,临安繁荣中有虚假浮躁和萧条。朱淑贞父母把女儿嫁给一个木匠有什么错呢?一个木匠,技艺中等的可以上灵隐寺为长老和尚修理那敲破的木鱼,就换来了全家十天半月的温饱。技艺过人一筹的,弄个土木工程师证书来挂在建筑公司执照旁也未可知。临安,就听这个称呼也颇有意味的。光读死书的太学生不能就业,去为那些许愿的阔太太抄抄经卷蒙点润笔糊口,也是合理现象。嫁就嫁了,还做什么诗人,西湖水掬一捧起来就是诗,反正这文化已经泛滥得可以。可是,自从那个三闾大夫投江之后,诗人的灵*里就浸染了自由。朱淑贞要就业,职业就是自由撰稿人。朱淑贞不信奉嫁鸡随鸡,诗词就是伊妹儿发出的情书。她终于有了婚外恋了,与恋人畅游西子湖,那一叶扁舟牵起的缕缕水痕,比无形的恋实在得多。不是欲望泛滥,是自由追求。在她屡写屡投屡退的诗稿上,坚贞不屈地发布着这样的宣言: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叶舞秋风!朱淑贞婚外恋的高潮,发生在一个和风微微细雨菲菲的日子。《断肠集》里,有一首《清平乐》,题曰《夏日游湖》,词云:“悔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住,一霎*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这是一个多情女郎。男主角应该是许仙一样的穷书生,不该是西门庆那样的大商人。这样的越轨,是朝封建酱缸里发射了一枚核弹,惊天动地之后,一泓湖水却被爱情滋润了。“归来懒傍妆台”,值得品味。曾经沧海难为水,面对或许已经由木匠暴发为企业家的老公,纵有风流无处说。当代的一个真实故事,可以参读。一位绝色研究生,嫁身家逾千万元的养猪专业户,她幽会情人归来,对脑满肠肥的法定性爱对象轻飘飘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看见你就没有性欲。古今的两位女性,似乎可以笼统地纳入反叛角色,方式方法不同,人性悲剧意义何其相似。朱淑贞时代只有休妻的理念,性灵燃烧,以生命为抗争。她选择了死,闭门抑郁而终,死无葬身之地。她成为一只火中凤凰,“并其诗为父母焚之”。在父母看来,家门奇耻大辱,应该把孽障扬灰灭迹。或许就是这样的结果,因为苏小小有墓,朱淑贞无坟。思想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粉末,躯体被烧成灰,她的诗词传播开来,魏端礼辑成了《断肠集》。他分明做了一件好事,但是要避嫌疑,所以就“端”“礼”。如果今日的女星徇情而死,那《某某情诗集》是会让书商们大喜过望忙得屁颠屁颠的!朱淑贞该跳西湖而终,那些粉红色的诗词稿,该预先托付情人,藏在灵隐寺中或雷峰塔下。然后从容地在湖边理一理云鬓,像以后的张苍水那样,临刑前赞一声“好山色”,才举身赴清池。如果这样死法,西湖的水会更碧,荷花会开得更红。西湖边纯白的蝴蝶,那双飞双栖的是梁祝,那独行独坐的,名字就叫朱淑贞吗?已经跨越“小康”的人们,从天南海北去西湖游玩吧,细数那山,那树,那寺,那庙,更有朱淑贞的那小腰堪伤,那花雨芳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