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癌必先治心”或者说“治癌从心开始”这样的命题,对于癌症患者尤其是“老癌”来说,并不陌生,甚至耳闻能详。但事实上,随着医药工业及医疗器械研发的飞速发展,癌症的手术和放化治疗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而影响癌症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的心理因素,即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心理免疫学理论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当一个人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和绝望的负性情绪状态时,就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大大降低抗病免疫监控能力。
患了癌,体内的某些脏器已发生了实质性的病变,如果再加上对疾病的极度恐惧和巨大的精神压力,往往会对癌症病情的发展乃至复发转移起着“催化剂”的作用。相反,癌症患者如果能以乐观的态度,主动积极治疗,坚定信心战胜癌症,则体内的各种生理功能就会处于平衡协调的良好状态,大部份患者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康复,甚至出现奇迹,无数实践证明,好的心情不啻于药物的治疗效果。
癌症患者究竟如何从心治癌,迅速走出心理阴影,摆脱情绪困境,信心百倍地踏上正确、科学的康复之路呢?
01端正对癌症的认识首先,端正对癌症的认识,树立“癌症是一类可防、可治、可愈的慢性病。”的坚定信念。虽然癌症仍然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但癌症不等于绝症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02了解癌症防治前沿成果其二,全面了解当今癌症防治研究的前沿成果,学习通过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获得康复治愈的“抗癌明星”的生动事迹,增强战胜癌症的勇气和信心。
03积极面对其三,积极面对,主动参与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命运掌握在自已手中,提高战胜疾病的胜算。制定科学、合理、全新的生活模式,活在当下,快乐前行。
从医护人员来说,接诊癌症患者时,在了解病况、确定治疗方案、运用各种手段消除患者躯体上痛苦的同时,应兼顾甚至先顾及患者的心理健康,帮助患者正确了解疾病的性质,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并根据患者的精神状态和体质、体能条件,给予心理上的疏导和干预,帮助其进行综合调摄,或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和鼓励!要以亲人般的体贴,关心爱护病人,千万不能见病不见人。
其次,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的关爱更能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家人得知亲人患癌后,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理解、体谅、悯爱、支持患者,与患者坚定地站在一起,满怀信心地与癌疾共同搏斗,努力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亲朋戚友和同事邻里,也应与之多交流,多陪伴,多扶持,使患者充分体会到被尊重、理解、被关怀和支持的感受!以消除孤独感,鼓舞斗志!。
癌症是身心同病,治癌必须“灵肉兼顾”,但根本的关键在于治心。一位哲学家曾说:“不善于驾驭自已情绪的人总会有所失,把自已的情绪升华到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高度,乃是明智的良策。”有关肿瘤防治专家也早就发出忠告:“患病后,保持良好的心理精神状态,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所有这些都是有益的教诲,请记住:凡理性、执着、具有乐观向上心态又能得到社会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