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饮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李印教授食管癌免疫新辅助治疗曙光已现,成
TUhjnbcbe - 2021/2/26 18:22:00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m.39.net/pf/a_5197605.html

前言

年是我国食管癌免疫治疗的元年,也是丰收之年。在这一年里,免疫治疗二线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癌适应证获批;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KEYNOTE-数据发布,成为全球首个在局晚或转移性食管癌全人群中显著提高总生存期(OS)的免疫治疗,并已将适应证申请提交至NMPA;在可手术切除食管癌的围手术期治疗领域,我国的医生和学者同样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近日,在“大默无限”默沙东肿瘤高峰论坛上,本平台就食管癌免疫治疗采访了中医院食管外科李印教授。李印教授是我国食管癌外科手术创新的“典范”,在国际上开创性地开展了食管癌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和相关技术的临床研究,首创了“免管免禁”食管外科加速康复模式,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了食管癌术后无需放置胃管、营养管,术后第一天即可经口进食、下床活动,在术后5-7天即可出院的外科治疗新模式,并显著提升了患者在术后早期康复期的生活质量。

记者:年食管癌免疫治疗领域有哪些您印象深刻的研究或进展?

李印教授:首先是在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和转移性食管癌,免疫治疗从晚期的二线治疗到一线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到来的间隔时间很短,而且从拿到循证医学证据到进入临床实践的间隔时间也很短。比如,我们在看到二线治疗显示免疫治疗能带来OS获益,而且在PD-L1表达阳性人群中OS的获益更大之后不久,PD-1就在年6月获批;随后在年9月我们看到了KEYNOTE-研究结果显示,免疫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显示了更高的客观缓解率(ORR),而随后不久基于该研究结果的适应证申请就在年11月递交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我本人作为外科医生,对围术期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印教授食管癌免疫新辅助治疗曙光已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