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化学国决落幕,比起去年,今年的金银牌一共增加了30个名额,涨幅约在10%左右。大家都知道,五项学科竞赛金银牌在强基计划中是可以破格入围的,今年骤增人数是否在释放强基计划利好信号呢?
01
强基计划正逐渐升温
强基计划招生两年,今年是第三年。从第一年的遇冷、断档到第二年的报名人数骤增,学生和家长的反应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年招生之前猜测的无人报名、条件降低并没有发生,反而是增大了招生规模和入围比例。无论是高校还是学生、家长,可以说大家已经达成共识——强基计划势在必行且未来可期。
02
超级中学成强基“主力军”
总结年的强基录取数据,我们发现强基计划生源大多来自省会城市、直辖市重点高中,清北甚至被示范高中垄断。高中越来越重视强基计划,甚至开始有针对性地培养强基计划考生。
去年:
山东省潍坊市召开了普通高中强基计划工作调度会,下发了《潍坊市拔尖创新学生选拔与培养机制建设实施方案(讨论稿)》,备考强基计划成为地方政府层面的举措。
上海名校华东师大二附中官微文章介绍,该校届学生近60%都报考了强基计划。华东师大二附中设立了基础科学实验班和理科综合实验班,“推动‘双一流’高校在我校设立联合培养基地,使学生在高校强基计划选拔人才时保持充分优势”。
在强基录取人数上,该校年共有37人被北大、清华强基计划录取。而在年,该校共有28人被清华、北大强基计划录取,超过两所大学强基计划在上海招生人数的30%。
03
录取学生中超30%为竞赛破格录取
中学着重培养强基计划考生,高校也不含糊。拿全国TOP2的清北来说:
年,北京大学共录取名本科新生,强基计划录取人,其中破格入围并最终录取的人。
清华大学总共录取了多名本科生,约左右强基考生。
北大、清华等超一流大学每年招收的本科生只有人左右,强基计划录取人数占将近全部新生的30%。
素材来源学科竞赛网